第十七章 皇帝老了(第2/3頁)

“這半年,神京可發生了什麽大事?”

“嘿嘿,老周你可錯過了大戲!”

朱校尉笑道:“前些時日,大將軍班師回朝,神京萬人空巷圍觀。陛下當著大雍使者的面,斬其皇子頭顱,獻於太廟。”

“那怎麽又議和了?”

周易出關後,聽到只言片語,似是與大雍議和、歸還五城之類。

“兵兇戰危,誰也不能保證一直贏,不如見好就收。”

朱校尉話音一轉:“反正朝堂上的大老爺們,以這個理由,兵部連發九道軍令,將李將軍從北疆召回!”

周易微微搖頭:“朱大人認為,李將軍能不能繼續勝下去?”

朱校尉肯定道:“當然能!李將軍乃千年一出的名將,自平定龍逆之後,未嘗一敗。”

周易看向同僚,又問道:“你們也是這麽認為?”

“難道有什麽不對?”

“李將軍知人善任,提拔了數位不得志的將領,如今都是威震一方的大將。”

“李將軍還是先天宗師,萬軍陣中取人首級,縱使滅了大雍也有可能!”

同僚們紛紛響應,都認為朱校尉說得有理。

“那我問問你們……”

周易幽幽說道:“如今陛下多少歲了?”

朱校尉心底默默計算,先皇登基時當今十二歲,崇明一朝四十六年,又登基十二年,今年已經七十二歲。

皇帝雖享盡榮華富貴,但是除了崇明帝這種清心寡欲不理政務的,能活到七十歲已經不易。

弘昌帝已經老了!

眾獄卒雖是官吏最低層,連品級都評不上,但是平日裏看守犯官,少不了聽聞朝廷鬥爭,自是懂得其中兇險。

周易問道:“李將軍收復失地,大敗敵國,開疆拓土,這等潑天功績可有什麽賞賜?”

當即有同僚回答:“賜九錫,假黃鉞,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封鎮國公!”

“咳咳咳!”

朱校尉咳嗽兩聲,生硬打斷話題,對一旁的夥計喊道。

“叫姑娘們過來,來了春風樓,怎麽能幹喝酒?”

話題陡然聊到這裏,原本熱鬧喜人的春風樓,忽然沒了意思。

又喝了幾輪酒,便散去各自回家。

……

丙九號獄。

周易在內間盤膝而坐,內用吞天魔功,外練無名口訣。

天牢中靈氣陰森寒冷,匯聚到經脈當中煉化,愈發凜冽冰冷,與丹田中溫潤真元格格不入。

“修行亦需一張一弛,這幾日暫且休息,先將天牢中小賊揪出來。”

周易躺在床上,耳朵貼著磚石床面,先天真元沿著經脈運轉。

霎時間。

呼嚕,痛哼,呵斥,腳步,飲酒,獄卒喝酒猜拳,蛇鼠鉆來鉆去,嘈嘈雜雜嘰嘰喳喳,各種聲音混雜一起,似是無數螞蟻在耳邊爬。

地聽之術!

某個不知姓名的盜墓賊,臨終前將此法,換了只燒雞。

盜墓賊敲擊地面,再施展地聽之術,可以判斷地下數丈深有無空間,再通過其他方法推測是墓穴或者地洞。

周易以先天境界施展,整個天牢都在監聽範疇。

通過區分辨別,屏蔽掉無用的聲音。

世上輕功再怎麽高明,閃轉騰挪之間也會有風聲、震動,若是不精通輕功之人,很難從嘈雜混亂的聲音中分辨出來。

周易從不少犯人處,學來各流派輕功。

上有名滿江湖的盜聖,下有溜檐走壁的賊偷,可謂博采眾長。

牢中只要有人施展輕功,都逃不過地聽之術。

前半夜安然無恙。

黎明時分。

值守獄卒疲倦不堪,或趴在桌子上瞌睡,或尋個角落歇息。

夜風呼嘯聲中,一團陰影進入天牢。

門口值守獄卒迷迷糊糊的擡頭,沒有見到任何人,繼續依著墻壁發困。

牢房過道的油燈忽明忽暗,影子映在墻上,隨著燈火晃動,恍如掙紮的鬼怪。

陰影如入無人之境,直達天牢深處。

甲二號獄。

空蕩蕩暫無犯人入住,陰影用出鑰匙打開鐵鎖,熟門熟路的進去。

陰影四下查找,不放過任何縫隙。

哢嚓!

鐵門無風自動,將陰影關在了牢房當中。

“誰?”

陰影中傳出清脆驚呼,下意識要拉開牢門,只見一道宛若實質的劍氣刺來。

刷!

劍氣斬在牢門上,精鋼鑄造的柵欄,應聲而斷。

“前輩饒命!”

陰影嚇得連連倒退,籠罩周身的灰黑霧氣迅速退散,露出裏面人的模樣。

“桀桀桀桀……”

一連串招牌式的魔頭怪笑,蒼老渾厚的聲音,直接在余傑耳邊響起。

“小子,來天牢做什麽?”

聲音縹緲無蹤,辨不出來源方向。

余傑額頭沁汗,對著四周不斷躬身施禮,自以為遇到了不世出的老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