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氛圍好(第2/3頁)

對於普通的孩子來說,他能表現成這樣,已經是比較聰明的孩子。

然而,謝老太太推了推自己的老花眼鏡,“我兩歲就能識字上千,背上百首古詩。”

蘇燕婷:“……”她真的好討厭那些所謂的神童,神童退散。

也不知道謝老太太說得是真的,還是胡謅。

“江家那小子,你們家孩子很聰明,打小要教好。”謝老太太心想,這也太偷懶了,都知道跟外人說自己只是個小寶寶來逃避學習,這是一般孩子嗎?

許群蘭心虛到了極點,心想別說是兩歲,她二十歲都不能識字上千,更別提三首古詩。

如果可以逃跑的話,她恨不得趕緊逃離這個地方,她這輩子還從沒見過謝老太太這樣的老人。

以後丈夫,妹妹妹夫都去上學了,就剩她帶著孩子跟謝老太太相處……她簡直無法想象她要怎麽跟謝老太太待在一個屋子裏。

謝老太太會不會發現她蠢得像頭豬,只配在農村給豬念散文。

許群蘭可以跟十幾個鄉下老太太相處,但她不知道怎麽跟城裏老太太相處,天啊,太可怕了!

許群蘭咽了咽口水,這時候她想回到老家去,天天跟陳秀雲養豬喂雞喂鴨。

然而借住房子的事已成事實,晨晨和小芝麻都圍在謝老太太身邊喊她“奶奶”“奶奶”。

謝老太太過去習慣了安靜,這會兒突然被兩個兩三歲的幼崽包圍……她也不覺得煩躁,反而心生喜愛,或許是年紀越來越大了,反而喜歡這些純真懵懂的小家夥們。

謝老太太:“多喊幾聲奶奶,奶奶教你們背詩彈琴。”

除了書之外,謝老太太家裏放著好幾把七弦古琴,是古琴,不是古箏,跟古箏相比,古琴的音色更加深沉,余音裊裊,好似隨意撥弄幾下,都是一曲高山流水。

兩對夫妻倆住進來了一天,萬年不愛挪窩的謝老太太主動出門買了小孩子愛吃的糖和巧克力,還有北冰洋汽水,她教兩個啥都不懂的兩三歲孩子識字念書,心情好極了。

兩個小孩子讓她心情好,她分出來一些心神,搭理幾個大人,“你在哪讀書?”

蘇燕婷:“旁邊。”

謝老太太斜了下眼睛:“哦。”

“你呢?”

“電影學校。”

“你呢……哦,你不用說了,當兵的。”

江戎:“……學政治。”

謝老太太:“那我更不喜歡了。”

“……”

之後話題沉默了,蘇培良拿著相機,說要給幾個人拍照,“咱們拍幾張照片留念吧!”

考上大學之後,蘇培良越來越喜歡透過鏡頭來觀察這個世界,在他看來,鏡頭裏的一切都是奇妙的。

幾個人正準備站在一起拍照,謝老太太卻是一板一眼地去換了身衣服,梳了頭發,甚至還化了一個妝,打扮得漂漂亮亮,一邊一個小孩子,她坐在人群中間拍照。

“哢擦哢擦——”

拍完了照片,謝老太太的目光轉向許群蘭:“你呢?”

許群蘭連忙擺手:“我沒讀學校,我沒什麽文化,我只有小學畢業。”

謝老太太:“認識多少字?”

許群蘭想哭了:“沒、沒數過。”

“我我我,我會讀散文。”許群蘭說起自己之前念過好幾篇名家散文,十分熟練。

謝老太太指著一本書,“你把這文章念出來聽聽。”

許群蘭顫顫巍巍拿起那本書,她的手雖然在發抖,聲音卻不抖,許群蘭的音色很好聽,她仿佛是天生該吃這碗飯的,只可惜年紀太大了,一些特殊音節上仍然受鄉音影響。

蘇燕婷夫妻倆頭一回聽大嫂這麽念文章,蘇燕婷跟江戎道:“嫂子聲音真好聽。”

江戎點點頭。

蘇燕婷實在太感謝江戎幫忙租到了一間好房子,氛圍好,房東自帶教學熏陶服務。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十分重要,有一句狹義上的話是這麽說的,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是身邊最親近五個人的平均數。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無道理。

一個人沒有獲得成功也並非是因為他不夠努力,而是他沒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和可利用的資源。

謝老太太對許群蘭的聲音十分滿意,聽她念書是一種享受,這是老天爺賜給她的天賦,謝老太太道:“我眼睛看不太清晰,以後你早上給我念報紙,這些文章你也可以讀一讀……”

許群蘭點點頭:“好,好的。”

謝老太太見她如此緊張,突然想逗一逗她,見多了小輩,哪怕是向來沉悶古板的老太太都有了玩弄人的小心思。

“你該不會心裏不樂意吧,別在背後罵我這個老太太多事……”

“沒有……沒有的事。”許群蘭更加緊張了,她連忙道:“我、我已經習慣了,我在家經常給豬念書。”

謝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