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沸騰的巴拉那河(第2/2頁)

在海戰中,對於指揮員來說,他們必須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才能夠冷靜的指揮軍艦作戰。

“一分鐘一輪炮擊……”

對於鐵殼的“無畏艇”來說,除了會帶來些許人員傷亡外,霰彈的威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最大的威脅是什麽?

加特林機槍!

巴西的軍艦上同樣也有加特林機槍,可能是美國制的,也可能是南華制的,誰知道呢?

加特林機槍或許打不沉無畏艇,但肯定能可以洗甲板!把甲板上的水兵“血洗”一空。

而且那些大船上的加特林機槍居高臨下,用來洗甲板簡單再合適不過。

不過……炮的射程肯定比機槍遠!

在距離足足還有八百米時,一馬當先的杜國風唇角輕揚,臉上露出有些殘酷的冷笑。

“集中火力,瞄準‘亞馬遜號’!”

早就等待多時的炮手們,借著肩膀炮托的幫助,瞄準打頭沖來的“亞馬遜號”護衛艦,搖動了手柄。

在急促的炮聲中,鋼制的炮彈呼嘯著飛出炮管,以近乎筆直的彈道飛向八百米外的敵艦。

盡管距離很遠,但用加特林機關槍攻擊像“亞馬遜號”護衛艦那樣,長達57米、寬達十米的大型目標,甚至都不需要怎麽瞄準。

在急促的炮聲中,一陣密集的炮彈接連打在了“亞馬遜號”的船頭,在炮彈擊中船頭的瞬間,厚達二十厘米舷板裏就炸出一團團碎屑。

不過只是眨眼的功夫,挨了上百炮的船頭就變得千瘡百孔,艦首前方的首斜桁在接連的爆炸中,直接斷裂了。

一些呼嘯而來的炮彈透過斷裂的船艏,貼著甲板掠過擊中桅杆、扶欄甚至索具爆炸時,飛散的彈片立即在甲板上掀起一片腥風血雨,呼嘯的破片在甲板上、艙室裏撕碎了成片的血肉。

有的炮彈,卻不偏不倚砸在了吃水線上,對於軍艦而言,這才是最致命的打擊。

盡管20毫米高爆彈的彈丸重量僅有130克,裝藥不過區區10克,炮彈出膛以後,一旦觸碰任何目標立即爆炸,盡管“亞馬遜號”的船體是用厚達二十多厘米的熱帶硬木制成,但是在20毫米炮彈打在木制的船板上,彈響板碎,十分管用,鉆入木板內的炮彈爆炸時,在船舷上開了一個個碗口大小的窟窿,河水立即湧入了船頭。

盡管那些窟窿看著不大,可經不住多呀。不過只是眨眼的功夫“亞馬遜號”的船頭就被開了上百個洞。

有如雨點般的爆炸聲在船身上炸響時,著實把巴西水兵們嚇了一跳。

“他們居然有炮!”

不但有炮,而且射速極快!

他們的船上到底是炮?

還是槍?

“該死的,南華人居然違背的國際公法,制造小型炮彈……”

被南華炮艇的這一輪密集炮火打懵的伊納西奧上將,這會那還有先前的淡定,畢竟,現在他船頭已經被打的稀巴爛了。

明明優勢在的我的呀。

怎麽成了這副鬼樣子?

肯定是因為他們的武器!

為此,他甚至指責南華違背了國際公法——1868年12月,列強們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簽訂了協定,規定禁止使用重量小於400克的爆炸彈丸。

不過,現在去指責南華違背國際公法,根本就是扯淡——南華根本就不是簽字國。壓根兒就不需要遵守所謂的什麽國際法。

只是一個照面的功夫,先前還氣勢洶洶高速沖來的“亞馬遜號”護衛艦的船頭就被打肢離破碎,

盡管小炮彈的威力只能在船板上炸開一個個碗口大的口子。但是在河水卻在不斷的湧入船艙,在炮彈的爆炸和水流的沖擊下,密密麻麻的小洞變成了大洞,船頭大量進水的“亞馬遜號”護衛艦,在短短數分鐘內,船頭就已經有點兒向下下沉了。

而高速沖擊的“無畏艇”並沒有停止射擊,左肩抵著肩托,一邊用右手不斷搖動手柄的李濤,一邊隨著目標的移動調整射向,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一發發20毫米炮彈,就像攻城錘似的一下下的打在“亞馬遜號”護衛艦的艙板上,盡管巴西的損管隊水兵拼盡全力搶救軍艦,但是穿透船板的穿甲彈卻在水兵隊伍中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