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工業之光

機器易得,工人難訓。

盡管剛到南華的時候,伊麗莎白采購的物資中,就有十幾部用來修造農具的通用機床,而且隨行的兩名技術員也培訓起了工人,而且朱先海也特意挑出了一百多人學習操作機床,但眼下他們也僅僅只是學徒而已。

當然了,也就是這批學徒工生產出了。南華第一批擲彈筒,第一批手榴彈。

但是現在讓他們操作機器,生產機器,還是有點兒太早了。

“沒事,讓他們一邊練習一邊生產!”

有些事情著急不來,朱先海甚至還特意拿出了一份圖紙。

“咱們現在先生產這個。”

“這是?”

威廉·漢森疑惑道。

“犁鏵?它怎麽有兩個犁鏵?”

“這是雙輪雙鏵犁,以後,咱們這邊就用這個開墾土地。”

朱先海說道。

“這種雙鏵犁與和舊式犁頭的形狀和結構完全不同。它是一種鐵制的框架,中間橫著一根杠杆,兩邊各鑲一個輪子。鐵架子的後下方安裝著兩個犁鏵,正好和前面的一對輪子形成了三角支撐。犁具的前頭有牽引掛鉤,後面有操縱扶手或稱提把,再加上一個控制耕土深度的档位……”

雙輪雙鏵犁,是另一個世界新華夏推廣的第一種“先進農具”,只不過它的推廣卻以失敗告終,這種引進自蘇俄的雙鏵犁,雖然工作效率高,但是因為它的整體全是鐵架結構,所以它的重量遠遠超過了兩張傳統犁具,也就增加了所需的動力。因為用的牲畜數量多,加上犁具本身的長度,占的面積比傳統犁具大得多。因此,耕完的土地撂的地邊地角也就格外大。總而言之,不輕便、不靈活、效率不高、優越性不大,這也就決定了它到後來必然被看成一塊雞肋的結果。但究其原因,還是“水土不服”,需要的牲畜數量多,是因為華夏缺少農用重挽馬,本土馬或者牛的挽力小,至於轉彎的地邊地角大,是因為地塊小,轉彎次數多。

但這些在南華都不是事——南華這邊什麽不多,就是地多。至於農用的重挽馬,有阿根廷在,會缺馬嗎?

他們不賣,讓馬普切人搶就是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朱先海選擇它的原因,之所以選擇雙輪雙鏵犁,無它——易上手,它的結構簡單,制造公差大到幾毫米,它既有鑄造件,也有機加件,如此大的制造公差,堪稱學徒工的“練手神器”啊,關鍵是公差大怎麽了,不影響使用啊!二十世紀五零年代,不知多少地縣級農機廠,就是通過制造它提高工人技術水平,進而敲開了地方工業化的大門。而現在朱先海的計劃就是通過制造它來培養技術工人,先讓工人練練手再說。

有時候,工業發展就是如此,如果翻閱地方志的話,可以注意到許多工廠是從修配廠開始,通過一點點的技術積累,最終成長為大型工業企業。

慢慢來吧!

看似不起眼的工業之光孕育工業化的希望。

而對於身處工廠裏工人來說,他們當然不知道這間看似不大的工廠意味著什麽,對於吳六這樣的普通工人來說,他所看到的只是……每個月六塊大洋的工錢。

這可是包吃包住後的每個月六塊大洋。

而且往後要是成了熟練工,還能掙更多……

“八級工,一個月能拿二十塊大洋。”

又一次,吳六盤算起了廠子裏開出來的工人工資單,怎麽算都比種地更劃算,那些開荒種地的“農場工人”,每個月也就是4個比索,也就是四個大洋而已。

其實,在制定華工工資待遇時,朱先海是在參考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工薪水平上,又借鑒了後世“八級工資制”,當然了,這種工資制度並不是大鍋飯,而是遵從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按勞分配原則,八級工資制從一級到八級,在技術水平、勞動對象、勞動強度等方面都有明確的、不同的其體要求,體現了熟練勞動者與非熟練勞動者、技術高的工人與技術低的工人之間的工資差別。

當然,現在這個工資制度還在完善中,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工資待遇水平與技術水平的互相結合中,可以促進工人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無不是主動學習研究提升自身技術。

當然了,成為熟練工之後,甚至就是帶徒弟,也可以得到額外的收入。做過打工人的朱先海很清楚,應該給予打工人什麽,才能促進他們的積極性,況且,對於他來說,這些華工就是他的根本所在。對他們極盡壓榨,那豈不是自廢武功。

“這麽算起來的話,還要什麽地啊,只要在廠子裏幹上十幾二十年,這輩子就吃喝不愁了……”

心裏盤算,吳六又一次把心思用到了車床上,雖說車銑部件現在還談不上熟練,但是相比剛開始,至少已經沒有那麽多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