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忠告

看著宋陽明一副疑惑的模樣,張浩這才揭開了謎底。

原來宋子君在注冊公司完成後,秦文昌也通過應彩霞說服了秦正國從香江去了滬海。

對於秦文昌的決定,說實話秦正國是有些不滿的,按照秦正國的想法和宋援朝差不多,就是等秦文昌回國後先在公司基層做起,鍛煉幾年後再慢慢提拔,最後接自己的班。

可誰想秦文昌這小子居然要和宋子君一起去搞什麽創業,這直接打破了他的計劃。要知道秦文昌可不是秦文慧,他是秦正國的獨子,秦正國的年齡也不小了,宋援朝都開始培養宋陽明未來接手自己的事業,秦正國自然也是這麽考慮的。現在來這麽一出,直接讓他的安排落空了。

但在應彩霞的勸說下,秦正國最終還是無奈同意了秦文昌的決定。其實道理也很簡單,應彩霞告訴秦正國,既然孩子想自己闖一闖,那麽家裏就應該給他這個機會,哪怕創業不成功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好的。

當年宋援朝、秦正國他們自己不也是如此麽?如果不是當年做的決定,怎麽會有如今的成就?泡在蜜糖罐裏的孩子永遠長不大,這個道理秦正國應該明白。如果他們能夠成功固然是好事,就算失敗了也可以回來繼承家業嘛。更重要的是有了創業的經驗,對孩子未來是有相當好處的,為什麽不答應呢?

就這樣,秦正國勉強同意了秦文昌和宋子君去創業的要求,放秦文昌去了滬海。

而秦文昌回到滬海和宋子君一起就投入了創業之中,他們雖然都是年輕人,有著年輕人的魄力和勇氣還有熱情,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把公司的框架給大致搭起來了。也通過獵頭和在招聘市場找了幾個合適的人員,但對於他們公司的核心和要求來看,這些人員普通使用還不成問題,但在一些關鍵技術和需求上依舊不如。

為了滿足這點,宋子君就把注意打到了張浩這邊。畢竟他們的公司雖是做的媒體,卻是互聯網媒體項目,和互聯網有著相當的關聯。

張浩作為互聯網教父,在互聯網的人脈相當強,哪怕他現在主要的精力已經不放在互聯網企業上,但他依舊擁有一大批專業的團隊和人員。

就這樣,宋子君屁顛顛地招呼都沒打就一個人跑到了鵬城,把滬海那邊的公司丟給了秦文昌管理。

她來鵬城的目的就是找張浩要人的,而且為了達到目的宋子君還把自己公司的項目做了個詳細的PPT給張浩看,眉飛色舞地給張浩介紹起了她的想法和公司發展的方向。

雖然宋子君在介紹過程中張浩明顯感覺到宋子君對於有些東西了解的不是那麽深刻,有些設想也過於樂觀化,但不能不承認宋子君對這個項目還是有想法的,這些想法中還有不少閃光處。

互聯網最重要的就是想法,往往一個天才的想法就能成就一個互聯網企業的誕生。最初的網景是這樣,後來的雅虎也是這樣,包括如今一個個興起的互聯網風雲企業同樣也是如此。

張浩在這方面是專業的,目光也是常人不及的。在聽完宋子君的講述後,張浩漸漸收起了之前的輕視,開始正視起宋子君這家剛剛成立不久,連老板帶員工都沒超過七個人的小公司來。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張浩最終同意了宋子君的要求,但考慮到宋子君的公司如今規模還很小,就連真正的項目也沒啟動,如果把自己的團隊人員給宋子君,那些專業精英恐怕不願意加入宋子君的公司。

根據這點,張浩提出可以適當地幫忙,用合作的模式暫時給宋子君一個團隊,但這個團隊是借給宋子君的。如果宋子君的公司發展順利,未來的確有前途的話,那麽宋子君完全可以優先在這個團隊中挖人,能挖多少人,又有幾個人肯跟著宋子君正式加入,這就得看宋子君的本事了。

“你這個妹妹不簡單呀。”張浩笑呵呵地對宋陽明道:“巾幗不讓須眉,在我們這個行業裏,很少能看到女的能成功的,也許子君的未來會讓許多人大吃一驚。”

“張浩叔,你也別這麽誇她,我還真擔心這丫頭三分鐘熱度呢。說實話,她要創業前特意找我借錢,錢我是給她了,可是不是能做好,或者有沒有成果,還都是未知數呢。”宋陽明苦笑道。

“這不一定,從我的經驗來看,子君的想法不錯,她的項目也有相當的操作可行性。更重要的是目前在互聯網行業中同類的項目並不多……對了,國外有類似的模式,但也不成熟,至於國內也剛剛開始,卻不完善。”

“如果真如子君設想的那樣,從這個角度切入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另外就和你們司特現在面臨的情況是一樣的,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已經顛覆了許多傳統行業,快速消費品業是其中之一,而其他行業,比如媒體未來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