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懂事”長

幾年前,資源類產品的市場不斷擴大,價格也在不斷上升。

這是因為國內需求的所至,其中包括冶金業(鋼鐵)和電能等各個原因,隨著經濟的發展地方都在大搞建設,對於一些需求猛增,從而拉動了市場價格。

就拿最普通的建築用鋼的螺紋鋼來說吧,九十年代初的時候螺紋鋼價格還在幾百到近千元左右徘徊,到九三年就漲到了2500元每噸,等到九九年的時候這個價格翻了將近一倍,直接漲到了4500元每噸。

兩千年後,市場價格進一步上漲,最高時候居然達到了7800元每噸的高位,雖然這個高價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後來通過調控跌了下去,可之後的價格還是一直維持在4500至5000浮動。

電力需求也是一樣,無論煉鋼還是發電無非靠幾種方式,其中火力(煤炭)就是最主要的一類。因為如此,煤炭的價格也在大幅度上漲,一漲就是好幾年,這也是前些年成立的煤炭公司一直維持著高收益高回報的原因。

可有一句話說的好,“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市場也是如此,而且資源類的產品對於國民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隨著產品成本的上升,一些相應的調控手段也陸續出現,最早出台的就是關於安全和環保方面的規定了。

其中針對資源回收物資的利用,尤其是進口方面做出了新的規定,經營這類產品的公司必須在國內和國外有一定的經營規模,並且要在有關部門進行登記注冊後獲得資格,下發許可才能經營。

而且在經營中,還需要受到相關的監督和審核,甚至在儲存、運輸、銷售、再生產各個環節中都需要有嚴格的要求。當然這些做法目的是為了環保需求,主要是控制各種“洋垃圾”的進口,避免造成汙染。

從大方向來說這種操作固然是好的,可在實際上也影響到了資源回收物資利用的流轉,同時也增加了成本和流轉速度。

此外,還有關於煤炭產業的各項規定也陸續出台,這也影響到了一些中小型的煤礦和礦產公司。就算是像孫耀良他們的大型礦業公司,在這種情況下也需要進行整改和進一步設備更新和資金投入,這也導致利潤的不斷下滑。

除去這些,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就不一一細說了,反正從大體來說,雖然資源類產品還是具有較好的前景,可做起來困難度要比以前大了不少。

“你們現在是怎麽打算的?”張堅問孫耀良。

孫耀良和陸海榮對視了一眼,開口道:“未來的情況不確定,我還是準備見好就收,實在不行國內的礦業公司就先轉手,現在轉手還能賣出一個好價格。至於資源回收利用方面,只保留廢紙、廢舊金屬的處理,其他暫時停一下。”

“有這個必要麽?這是你們商量的結果?”李大琪忍不住插口問了一句,礦業公司那邊也是屬於盛華系,雖然具體的經營一直是孫耀良和陸海榮負責,但作為盛華系的三駕馬車,李大琪還是提出了他的疑問。

“我倒是覺得耀良他們的考慮還是有幾分道理的。”這時候羅陽開口道,見眾人把目光向他投來,羅陽認真道:“前些時候我在燕京和幾個老朋友吃飯,聽他們聊天說起過這個事,接下來國家對於這些行業要求會越來越嚴格,而且政策方面也會逐步向國有方向傾斜,未來中小型的礦業會逐步強行關閉,就算是大型的礦業公司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如果其中沒有一定的國資背景話,未來怎麽說誰都無法保證……”

“這個消息可靠?”李大琪皺眉問。

“這種私下的聊天哪裏有可靠不可靠的說法,不過從目前的情況變化來說我個人覺得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羅陽這一句話讓李大琪沉默了下來,剛才孫耀良和陸海榮的話他或許能不在意,可是羅陽說的卻不能不讓他深思。看了孫耀良他們的顧慮是對的,之前的紅利已經到了結束的時候,就算未來依舊能繼續下去,但付出和回報的收益是否可以達到一定程度,這誰都無法知曉。

這些年來,盛華一步步走的非常紮實,哪怕就是在地產業的投資也是穩紮穩打。和其他一些企業不同,除去在互聯網的投資外,盛華很少介入資本運作,當然這不代表盛華就不會進行資本運作。

這裏所指的資本運作是利用金融杠杆進行資本“賭博”,正常的資本運作盛華是不會拒絕的。

像那種肆無忌憚地通過資本手段在極短的時間裏膨脹起來的公司,用虛擬的估值通過上市手段轉換成市值,然後再進行收割套現,盛華方面是很不屑的,盛華有盛華專業的金融團隊,也有自己的專業金融機構,對企業負債率控制更是非常嚴格,這麽多年來宋援朝在這方面一直不敢疏忽,而且在宋朝援的影響下,盛華系的大部分人也是有相同的觀念,用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趨於相對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