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轉型

張浩在讀書的時候就愛好航模,作為航模能手他還拿過全運會和世界航模大賽的金獎呢。

在留學時,陰差陽錯,張浩接觸到了互聯網,並且成為了互聯網的先驅,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張浩的內心中,他對於航模的喜好是從未有變的,這個改變了他一生軌跡的愛好直到現在還深深影響著他。

互聯網的經營張浩已經不太關注了,雖然有好項目的時候張浩依舊會作為天使投資人進行一部分投資,而且互聯網行業中張浩無論是名氣還是眼光都是公認的。

從繁瑣的互聯網經營中脫身後,張浩手上可用的錢已經不算少了,這些錢別說張浩這輩子,就算幾輩子都花不完。

有了錢,張浩開始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就是重新拾起當年的愛好。今年年初,張浩出資拿下了當年宋朝援第一次帶他去的那家航模店——翼風的大部分股權,成為了這家成立於1982年的公司絕對控股人。

同時,張浩還直接出資買下了翼風所在店鋪產權,並且對店鋪進行擴大和重新裝修。新的翼風依舊延續之前的店門和經營範圍,但無論經營面積和產品多樣性都遠超之前。

這家店別看名氣大,可實際上一直以來經營情況並不太好,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這十多年還可以,但現在的經營利潤直線下滑,除去航模本身的利潤不高外,更重要的是人工、房租等開銷越來越大。這也還是這家公司在歷史上苦苦熬到一零年後再也熬不下去,努力自救後最終選擇了結束營業,從而消失的真正原因。

但現在不同了,張浩直接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絕對控股方,又買下了公司包括門店所在的房產,從根本上解決了未來因為支出成本不斷上升導致的經營困難。

何況這些錢對張浩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而且如今滬海的房價雖比之前高了許多,可相比十幾二十年後,這個房價依舊是很便宜的,拿下這片地產,作為固定資產投資怎麽來算張浩都虧不了。

除去拿下翼風外,張浩在鵬城新成立的這家科技公司主打的也是和航模有關,但和傳統的航模不一樣,這家公司主要的研究和制作對象是“無人機”。

無人機出現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最初的無人機其實就是航模的一種,但和普通航模相比,無人機的操控不是線性的,是利用無線電技術進行遙控,換句話來說就是無線電遙控航模。

張浩在讀大學之前就專研過這種航模,宋援朝還親自見他飛過遙控航模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無人機也漸漸從單一的航模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中無人機的軍用研究在發達國家已被列為重要項目,九十年代中後期,美國軍隊中就已經開始裝備了軍用無人機,作為新的軍事偵察、打擊手段。

張浩研究無人機當然不可能是軍用的,哪怕他想做也做不了。他的方向在民用無人機上,比起軍用無人機,民用無人機的用途也非常廣泛,在氣象、勘探、測繪、拍攝各方面都有極大的作用,恰恰張浩本就是這方面的行家,對這個項目也有極大的興趣,就這樣拉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搗鼓起了這家公司。

公司剛剛成立不久,張浩這些日子忙的很,幾乎全世界到處跑,所以張萍萍說張浩現在神出鬼沒今天在國內說不定明天就在大洋彼岸一點都沒錯,要聯系到張浩很不容易。

秦文慧問了張浩在忙些什麽,張萍萍知道的其實並不多,也只能大概的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說了說。聽說張浩好好的互聯網不做,反而重起爐灶搗鼓起民用無人機來,這倒讓其他人頗有意外。

“我覺得張叔弄這個不簡單,說不定還能真能弄成呢。”林峰對張浩向來佩服的很,其實不僅是他佩服,像他們年輕一代中張浩本就是偶像的存在,再加上林峰本就性子好動,聽說張浩在搗鼓這些,一時間還起了有機會去他公司看看的念頭。

“陽明,你現在回滬海上班呢?”說了一會兒張浩,秦文慧問了宋陽明一句。

宋陽明笑笑點頭:“盛華下屬的一家分公司當個副總,剛過去沒多久正在熟悉中。”

“不錯啊!來!我們一起敬陽明一杯,祝他高升副總,再接再厲!”秦文慧笑著拿起了面前的啤酒,眾人頓時連聲叫好,笑呵呵地一起拿酒瓶子碰了碰,然後喝了口。

“子君怎麽樣?我好久沒見她了。”放下酒瓶,秦文慧問宋陽明。

“你不知道?”宋陽明一愣。

“我知道?我知道什麽?”秦文慧一頭霧水。

宋陽明告訴她現在宋子君和秦文慧的弟弟一起在美國念大學呢,聽到著秦文慧倒是一愣,因為她之前一直在英國沒有回國,就連家裏也只是有事時候電話聯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