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泡沫破滅

帶著宋援朝在工地上轉了一圈,宋援朝對目前的進度還是很滿意的,只是在一些細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看完後,宋援朝跟著張家明和老曹來到工地的項目部,說是項目部其實也就是位於工地邊上的兩層簡易小樓,這個地方等大廈完成後就會拆掉。

項目部裏空調嗡嗡作響,裏面的氣溫和外面的炎熱簡直就是兩個世界。走進裏面,宋援朝脫下安全帽,近一個小時的巡視,他的衣服已被汗水給打濕了,就連頭發都耷拉在額頭。

“董事長,您先洗把臉,對了,您喝綠豆湯還是鹽汽水?我去取來。”老曹拿了一塊毛巾提著熱水瓶倒了水,對宋援朝問。

“來碗綠豆湯吧,家明,你喝什麽?”宋朝援笑問。

“我也喝綠豆湯。”張家明在一旁說,順手接過老曹遞來的面盆放到宋援朝面前,宋援朝也不推辭,拿著毛巾在水裏浸了浸,然後洗了把臉順便又擦了下身上的汗水。

洗過後,感覺舒服多了,把毛巾遞給張家明讓他也洗一下,宋朝援在沙發坐下。這時候老曹端著兩碗綠豆湯走了進來,細心的他還特意找了些食用冰放在綠豆湯裏,宋援朝道了聲謝也不用調羹,端起一碗直接對嘴喝了起來,兩口下去,身上的暑氣一掃而空。

“老曹,你別忙活了,也去洗洗吧。”喝了一半,宋朝援放下碗對老曹道,老曹應了一聲,笑呵呵地端著面盆走了出去,等老曹離開後,宋援朝向門口方向看了一眼,對張家明問:“你覺得老曹怎麽樣?”

“不錯的職業經理人,雖然開拓性不強,但作為執行者沒任何問題,而且經驗和人脈也不缺。”張家明如實回答道。

宋朝援微微點頭,他對於張家明給老曹的這個評價還是比較認可的。

“這裏的收尾工作我看也差不多了,接下來都是內部裝飾方面,你安排一下,準備讓老曹去虹橋項目吧。”宋朝援對張家明交代道。

張家明應聲表示明白,虹橋項目是盛華地產在滬海的一個新項目,也是今年剛剛確定的地產項目。這個項目和目前盛華的其他幾個項目不同,虹橋項目有些類似於盛華在鵬城的世紀盛華,主打的是高档小區。

目前,盛華大廈已經到了收尾階段,按照現在的進度最多還有半年,也就是年底的時候就能全部完成。而田林的居住小區項目難度不大,已經基本完成,第一批居民現在已開始陸續入住。至於宋朝援以前所在的弄堂改造項目還在繼續過程,雖然弄堂改造比不上盛華大廈,可復雜、精細程度卻有過之而不及,按照進度全部完成得明年了。

“對了,等老曹去了虹橋那邊,再把他提一級,擔任地產公司的副總吧。”宋朝援想了下又說了這麽一句,張家明雖然略有意外,可仔細一琢磨這也是很正常的事,老曹的能力和表現擺在那邊,而且他現在已經是張家明的左右手,盛華大廈項目能順利完成,老曹功不可沒,接下來虹橋項目又是盛華地產的重心,在這種時候提拔老曹擔任公司副總兼項目經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幾句話就敲定了這個事,接下來具體的安排就由張家明去,宋朝援就不多插手了。接著,等老曹回來後,宋援朝又和他們聊了一會兒盛華大廈的收尾工作安排,剛聊完宋援朝的手機就響了起來,拿起一聽居然是邵和平打來的,宋朝援向張家明和老曹他們做了個手勢,兩人會意地起身暫時離開辦公室,十幾分鐘後,宋朝援打完電話從辦公室裏出來,告訴張家明他們自己有事要先走,張家明和老曹送宋援朝上了車,然後看著宋朝援的車離開工地朝著遠去而去。

6月底的瓊島反而比滬海更為涼爽,也許是因為臨海的原因,傍晚的海風拂面,讓人有一種愜意的感覺。

邵和平的住處在鹿城政府大院,這邊是鹿城環境最好的位置,離著海灘不遠不近,推開門,帶著淡淡海腥味的海風柔和,四周的綠化非常優美,再加上傍晚的晚霞,顯得令人心曠神怡。

可和這些相比,邵和平的心情卻是顯得有些沉重,偌大的房子裏現在就邵和平一個人,他的妻兒都不在身邊,幾個月前邵和平就把妻兒送回了燕京,當時妻子很不明白在鹿城住的好好的怎麽突然讓她們去燕京?但在邵和平的堅持下,妻子還是帶著孩子回了燕京。

妻兒回燕京後沒多久,整個瓊島的房地產業就發生了巨變,隨著政策的調整和十六條的出台,高歌猛進的瓊島房地產市場一夜之間被“釜底抽薪”,從峰頂跌入懸崖哀嚎一片。

至1993年6月底,也就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瓊島全省占全國人口0.6%,卻擁有占全國數量10%以上的積壓商品房。隨著房地產開發商紛紛跑路和倒閉,全省的爛尾樓高達600多幢,未來得及開發完的樓房1600萬平米、閑置的土地18834公頃,積壓資金高達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