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丁蟹效應

把胡耀慶介紹給大劉,宋朝援一方面是幫大劉一把,另一方面也是考慮瓊島目前的狀況。

現在的瓊島,房地產業已經有些瘋魔了,和前世一樣,隨著瓊島房地產熱的興起,無數懷著在這片熱土找尋一夜暴富發財機會的人接踵而來,進一步使得瓊島上下陷入了“炒地皮”的狂熱之中。

當初宋援朝給胡耀慶建議去瓊島的時候,瓊島搞房地產的公司還沒多少家,而現在整個瓊島卻已經有了一萬多家房地產公司,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房地產公司在瓊島落戶。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要知道整個瓊島僅僅只有655萬的人口,如此規模龐大的房地產公司在瓊島出現代表著什麽?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舉例,就像是前不久剛剛暴跌的股市一樣。

在起初,滬海和鵬城的股市開市以來,對於股票市場大家都是持觀望姿態,因為誰都吃不準這個股票究竟是什麽玩意,是怎麽玩的,又是怎麽賺錢的。

等後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靠著股市賺到了錢,再加上媒體對“楊百萬”的報道推動,大家這才把目光聚集到了股市上,開始試探著“試水”,期待自己也能夠成為下一個楊百萬。

而試水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隨著賺到錢的人越來越多,一時間所有人對股市都起了濃厚興趣,就如同發現了一個金礦一般。

就這樣,進入股市的人從寥寥無幾到越來越多,最後就連證券交易所門口賣茶葉蛋的大媽、戴紅袖章看自行車的大爺都能張口閉口成交量、換手率、大陽線……之類的術語。仿佛每個人一夜間全化身成為了股市專家,個個猶如股神附體一般。

股票市場進入了狂熱,而隨著這股狂熱股票股價也在不斷上漲。每天股市一開盤,大家都兩眼緊盯著自己購買的股票價格,當發現今天比昨天又漲幾分錢,一算購入的股票數量,一天的菜錢已經到手的時候,一些連初中文化都沒有的普通大爺大媽頓時興奮無比,把證券交易所的大廳當成了家,自帶小板凳坐著圍成一團,邊撿菜邊相互間討論今天收盤股票可以漲到什麽程度,明天又能漲多少等等。

被沖昏頭腦的這些人,根本就沒想到股票不僅會上漲同樣也會下跌的道理。或許他們的心裏都有一個僥幸,雖然知道這個道理,卻潛意識告訴自己等再漲一點自己就賣出手裏的股票,趕在下跌前把錢賺到手。

就和擊鼓傳花一般,或許自己不會是最後一個接手的人。正是這樣的僥幸心態,使得許多人以為自己會是最終能賺錢的“幸運兒”,但他們怎麽都不會想到,當雪崩的時候到來,再跑已經根本就來不及了。

1994年,有一部非常出名的電影叫《股瘋》,這部電影就是以滬海股市為背景拍的,男女演員一個是滬海本地著名的女演員潘紅,還有一位就是出演《大時代》方展博的劉清雲。

說起來,宋朝援倒有些懷念這部電影了,他前些時候給羅陽出了個主意,和他說了說關於這部電影的情節。羅陽一聽後非常感興趣,準備找人把劇本寫出來,然後自己拍。

宋朝援期待著這部電影的重現,或許這部電影會比歷史上更早些拍出來,也或許比歷史上拍的更好。

把話題拉到現實,前不久,兩地股市突然暴跌,暴跌的第一天一下子就跌去了上百點,滬海股票指數從1429點直接掉頭往下,跌得驚心動魄,令人目瞪口呆。

在下跌的同時,眾人又帶著另一種僥幸心理,就和剛剛上映的《大時代》一樣,丁蟹看著慘跌的股票,口中喃喃自語:“不要怕!是技術性調整……不要怕……”

可殘酷的事實卻告訴人們,所謂的技術性調整根本就不存在,暴跌只是開始,無情的股票市場終於露出了鋒利的爪牙,讓許多人的財富一夜間化為烏有,也使得第一批曾經在股票市場的弄潮兒大半直接給拍死在了沙灘上。

瓊島的房地產泡沫和股票市場異常相似,雖然兩者有著根本不同,可它們的開始到興起再到這場泡沫的破滅,從本質上卻是一樣的。

就像現在,瓊島的房地產業已經脫離了原本的實質,轉而成為了一場金錢的遊戲。

僅僅兩年的時間,瓊島的房價就漲了四倍還多,現在瓊島一平米的房價已經達到了近6000一平米,這個價格是這個時代的天價。

但就算如此,熱衷於炒地皮的房產公司還是絡繹不絕,往往一塊地皮僅僅只有一個設計規劃圖,連一根樁都沒打下就能轉手加價賣出去,接盤的人拿到手後再找下家繼續加價售賣。

傳來傳去,最多的時候一塊地皮居然倒了16道手,這樣的操作簡直令人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