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想法

沈遠傑不傻,一聽就明白了。

但不管怎麽樣,宋援朝這一次拉上他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讓他的財富翻了好幾番,這種操作實在是令他驚為天人。

但沈遠傑並不清楚,宋援朝除了趁老大哥分家的機會給自己獲取了利益的同時,還做了一些其他不便外傳的事,具體的情況不便多說,知道的人也僅限於很少數幾個而已,其中宋援朝的老丈人林道遠就是之一。

幹了這一票,宋援朝就基本收手了。老大哥做事粗糙可也不傻,有些事絕對不能做的太明顯,要不然適得其反。

現在宋朝援和沈遠傑合作,由秦正國出面通過之前的那家公司和老大哥那邊幹起了正正經經的外貿生意,而且他們的生意無論是國內還是老大哥那邊都有人打了招呼,做起來遠比沈遠傑當初搞邊貿更便利。

就這樣,現在的沈遠傑已經把陣地直接轉移到了老大哥家裏,搖身一變從普通的邊貿商人成了老大哥那邊一家規模不小的公司老板。

盛華的整合還沒全部完成,食品行業方面要等南都正式上市後才能操作,地產是第一個完成整合的,盛華地產目前在國內的名氣不小,尤其是陸家嘴的盛華大廈建成後,盛華地產這塊牌子在國內就算是徹底打響了。

至於制造業方面,宋援朝一直都在收縮,這兩年已經逐步把自有生產向代工生產方向轉移了。不過對於徹底賣掉目前的生產工廠,盛華內部還是有不同的意見,不少人認為采取代工的模式是可取的,但是完全不保留自有生產風險實在太大。

如果一旦這麽做,那麽公司的產品在生產方面就會被代工廠給卡住,假如代工廠那邊出點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整體計劃,哪怕再尋找其他代工企業,也會早成極大損失。

有人建議在代工的同時可以繼續保留一部分自有生產能力,這樣的話可以以防萬一。

從目前的角度來看,這個顧慮也不能不說錯,雖然這些年國內制造業發展的很快,可成大規模有一定生產力的制造公司卻不多。

而盛華在鵬城的電子廠包括其他配套廠可以說是規模最大也最完善的,出售後先不說有沒有人願意花這麽大代價買下這個企業,就算有未來再直接交給對方代工,這不等於左手換右手,脫褲子放什麽來著多此一舉麽?

對於這點,宋朝援倒也承認,雖說代工有著許多好處,可現在國內的生產能力和條件還達不到二十年後的程度。而且盛華的產品技術含量相對高,質量要求很嚴格,再加上專利方面的原因對於代工企業的要求不低。

這也是目前盛華雖然把產品的部分交由代工,但整體依舊還是盛華自行生產的原因。

“小周昨天給我打了電話。”點煙的間隙,李大琪輕聲對宋援朝道。

“小周?”

“魚蛋仔!”

“哦,他啊!他找你什麽事?”宋朝援點上煙問,周俊豪現在是盛華電子的總經理,他算得上盛華的老臣子了,不過相比當年一起進公司的張家明,周俊豪這些年卻要差一些。

當初鵬城盛華成立的時候,張家明主動去了鵬城,後來擔任了李大琪的副手。李大琪接管盛華電子和盛華電訊後,盛華服飾那邊就不怎麽負責了,當時接替李大琪的有兩個人選,一個是張家明,另一個就是小七。

考慮到兩人的能力和特長,最終生產方面交給了小七,市場和貿易方面由張家明來負責。

再後來,小七成了盛華服飾的總經理,張家明調任鵬城盛華地產。等到盛華服飾出售後,小七又被宋援朝調去了金陵負責南都改制的工作,再之後就是擔任南都的總經理直到現在的董事長。

至於張家明,在盛華地產整體成立的時候,因為他在鵬城的工作能力突出,宋朝援把總經理的職務給了張家明,這兩年張家明一直在滬海、鵬城、香江三地跑,把地產公司做的蒸蒸日上,也算是歷練出來了。

而周俊豪呢,最初沒去鵬城,留在了香江盛華總部。雖然他的資格老,工作能力也不差,可有時候機會錯過就是這樣,在香江盛華總部,周俊豪並沒有太多發揮的機會,因為盛華的主要業務都在國內,而香江盛華總部又有徐慧這個女強人在,周俊豪幾年下來表現的只能說是普通罷了,看著同時間進入公司的張家明一步步走上了公司高層職位,可他依舊還是中層,心裏不由得有些失落。

幾年前,徐慧和宋援朝說過,打算讓周俊豪去鵬城盛華負責市場部擔任總監職務,但是最終這個想法宋援朝並沒有答應。再後來,因為鵬城盛華的調整,尤其是從大劉那邊買下鵬城的工廠後,宋朝援才給了周俊豪一個機會,讓他從香江總部調任鵬城負責盛華電子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