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文藝

宋援朝對設計不了解,畢竟他不是幹這行的。

但他卻可以從後世的一些經驗和包括自己的想法提出要求,這個設計前前後後弄了十幾個方案,其中修改了無數次,今天總算完成了。

聽著設計師的講解,包括一些方案的細節和著重點,宋朝援還是非常滿意的。因為現在拿出來的這個方案在經過多次修改後已經達到了自己的要求,而且從整體結構來說又保留著最初的風貌,這樣的設計改造在目前滬海來說可以是獨一無二的。

“最後就是車庫的設計了,根據宋先生您的要求,我們在小區的這個位置和這個位置分別設計了車庫的出入庫,而在小區的地下將建造一個足夠容納每戶二輛車的車位。此外,還有預留的四十五個車位可供調劑使用,每個車位都是固定的,居民在開車回家把車子停在自己的車位上後,從所在車位的位置後面就有直接進入房子的門戶,按照設計未來房子的一樓往下會建造一個直接通往車庫的獨用通道,達到直接入戶的要求……”

設計師用手上的棍子指著幾個位置說道,同時還在一旁顯示了剖析圖。

“車庫的排水系統呢?”宋援朝問了一句。

“這個您放心,排水系統我們采用了國際最先進的排水方案,再加上車庫內部的設計構造,哪怕是再大的暴雨也不會影響到車庫的排水需求。”一旁另一個設計師開口把話接了過去,然後仔細講解了排水設計的細節。

聽完後,宋朝援想了想已經沒有更多的問題了,至少他能想到的所有需求設計師都已經拿出了完善的方案,而且這個方案不僅是國內,就算放在國外也是非常全面和先進的了。

“辛苦大家了。”宋朝援開口說道。

當他這句話出口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露出了輕松的表情,臉上也有了更多的笑容。

無論是宋援朝從香江請來的設計師,還是滬海設計院的幾位老師,在他們看來這次設計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碰到最繁瑣也是要求最高的設計。

別看只是僅僅一個老裏弄小區的改造,可宋援朝對於這個改造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而且提出的一些要求已經超出了他們原本的想象,為了制定出最終方案,這些日子大家可以說是絞盡腦汁,辛苦非常。

終於,宋援朝敲定了這個方案,大家心裏的石頭也能落下了。

“宋先生,方案雖然定了,但是有個事我不得不說。”一位老專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對宋援朝說道。

“您請說。”對於這位老專家宋援朝還是很客氣的,對方可是滬海設計院的首席專家,如果不是因為宋援朝的原因再加上一位領導出面打招呼邀請,這位已經差不都快退休的老專家根本不會參與這個項目。

“從設計的方案,包括您提出的需求各方面來說,這個改造方案可以說是我搞設計到現在做過的最難也是最完善的一個方案。當然,我明白您對這個小區改造的想法,也贊同您的一些思路,可是您想過沒有,如果按照這個方案去改造的話,它所花的代價是非常驚人的,甚至比在原來的土地上全部推到再重建成本更高許多。”

宋援朝微微點頭,老專家的提醒是對的,因為目前的預算已經出來了,遠遠超過宋援朝之前所想,不過宋援朝還是沒有打算改變這個方案的想法。

宋援朝笑了笑,問了老專家一句話:“您去過燕京麽?”

“燕京?當然去過。”

“我前不久剛回了一趟燕京,燕京那邊聽說在討論重建永定門的方案,而且這個方案已經討論了一段時間了,贊同者不少,對於這個提議,作為專業的人士您認為如何?”

這話一出,老專家苦笑了起來:“我明白您的意思了,看來是我多慮了。既然您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您放心,這個方案我們會執行到位的,只要您願意出這個錢就成,最終一定能拿出讓您滿意的結果。”

“謝謝!辛苦您了,也辛苦大家了。”宋朝援誠懇地說道,在場的設計師們都笑了起來。

送走設計師們,宋援朝又和盛華地產的負責人聊了聊,詢問了一下各處的進度情況,聽取了匯報,並且提出了一些要求。

辦完這些,宋援朝就離開了公司。

這幾天宋援朝感覺有些累,也許是工作太忙的緣故吧。午飯後就回了家,林燕去了公司,孩子們一個在學校上學,一個在幼兒園都不在家。

誰想剛進家門發現家裏來了個客人,這個客人不是別人居然是羅陽。

羅陽這個家夥沒有絲毫形象地半躺在沙發上,就連鞋子都脫了擱在一旁的腳凳上,邊上放著一杯茶,手裏夾著一支煙,見到宋援朝回來也不起身,只是懶洋洋地說了一句:“回來啦?”接著繼續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