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平衡

宋援朝的這番話讓秦正國啞口無言,宋援朝說的沒錯,雖然盛華擁有專利,而且這個專利在盛華的美國公司手上,鵬城盛華電子生產的VCD從實際來說是通過美國公司專利授權進行生產的,在現有的成本上還需要向美國公司繳納一筆不小的專利費用。

當然了,這個所謂的專利費用僅僅只是一種手段而已,並且通過這種方式把部分利潤轉到海外,從而分攤稅收比例,同時也可以適當地把利潤轉為外匯。

這樣的操作在盛華電訊上就已經有過了,盛華電訊的尋呼機產品就是這樣操作的。而現在VCD產品同樣使用了這種操作模式,可相比尋呼機產品,VCD產品的市場更復雜許多。

尋呼機產品和VCD產品不一樣,前者是屬於通訊類產品,在內地市場銷售需要通過有關部門的入網許可,並且和尋呼台再簽署協議才能公開銷售。而盛華具有這方面的優勢,前些年通過和內地交換機的合作,盛華已經打通了這個渠道,再加上目前內地尋呼台的設立盛華也拿到了牌照,除去已經進入尋呼機市場的摩托羅拉外,對於其他公司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方面做到排他性,從而阻止對方產品進入。

但後者就不一樣了,後者是家電類產品,進入市場沒有任何阻礙,整個市場是完全開放的。

一旦其他廠家也開始上馬VCD產品,那麽必然在很短的時間裏,VCD這個產品就會成為爛大街的玩意。

在前世的時候,VCD產品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樣,雖然那時候因為專利未注冊,再加上傳統錄像帶播放機生產廠家背地裏使壞,導致技術泄密公開使得國內大大小小的廠家湧入這個行業,開始了瘋狂的VCD項目上馬。

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隨著這些廠家的出現和市場上鋪天蓋地的VCD產品出現,VCD的售價開始暴跌,從最初的2000多元銷售價先降到了1800元,然後是1500;1200;1000;900;800甚至700……

除去價格的暴跌,利潤不斷下降外,因為生產的廠家實在是太多了,整體的庫存量也大得嚇人。

當年VCD整體市場需求量最多也就是1000萬台左右,可當時全國生產VCD的廠家生產量卻達到了驚人的1500萬台,產量超過了需求的50%,其造成的惡果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VCD的輝煌成為了曇花一現,最終結果落的一地雞毛。

等到這個產品被做爛了,更好更先進的DVD設備輕而易舉地就取代了VCD市場,而這時候國內的VCD產品已經達到了年5000萬台的規模,整個行業除了部分轉產DVD的幾家大廠外,其余中小廠家是一片哀嚎。

宋援朝雖然前期做了許多準備,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盡量延遲VCD的生命力。但宋援朝也清楚,VCD這個產品只是過渡,它雖然有著可以取代錄像帶的顛覆性,可實際上它同樣也有著無法彌補的缺陷和硬傷。

因為技術的原因,儲存量和畫面清晰度等都比不上更先進的DVD產品,從這點裏說VCD產品注定是走不遠的,這點宋援朝非常明白。

按照目前國內市場對VCD的需求量,盛華的這點產量根本不算什麽,哪怕產量再翻幾番依舊無法滿足。但宋援朝考慮的是其他方面,一個是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個專利,第二是不想一下子把這個產品給做死,一旦市面上鋪天蓋地的VCD到處都是,那麽再維持現在的高利潤就困難了,此外就是宋援朝所說的技術泄密的問題,VCD的技術說白了不是太了不起的東西,假如一下子把傳統錄像機市場打得潰不成軍,說不定對方就狗急跳墻使壞招。

秦正國最終還是同意了宋援朝的說法,掛上電話安排後續的事去了。

宋朝援當天等到半夜,各地最終的數據這才全部匯總上來。根據數據的匯總顯示,當天各地市場銷售VCD一共6533台,其中香江市場1192台,其他各地市場中銷量最好的是燕京、滬海和羊城三地,分別是988台、1002台和878台,剩余的2500台左右銷量是由其他省份城市創造的,這個數據可能會稍有出入,但整體上是準確的。

這個結果讓宋援朝非常滿意,畢竟VCD是一款新產品,而且售價不低,除去香江外,內地能消費得起的人還不多。再加上是剛剛上市,雖然有著前期廣告的效果,但大家對這個產品的了解度還不夠,市場也需要一定時間發酵。

從目前銷售情況來看,前三天的促銷保持沒有問題,但之後的產量就跟不上銷量了。這也是宋援朝有意為之,他要先看看市場其他廠家的反應,然後用VCD這個產品作為籌碼進行談判。

一晃就是一周過去,VCD的銷售在全國市場越來越好,雖然盛華目前是獨家產品,目前產量還遠達不到市場需求,再加上根據宋援朝的指示,VCD的銷售數量一直控制在一個範圍之內,這樣在維持高利潤的情況下,也確保了獨占市場份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