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上市推廣

說幹就幹!

張斌是一個果斷的人,當他搞明白VCD的前景後,馬上就做出了決定。

香江的盜版錄像帶原本就很普遍,每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都會有專門的古惑仔偷偷帶著小型攝影機去電影院進行現場拍攝錄制,這種在新電影上映的第二天就會冒出來的盜版錄像帶被稱為“槍版”,槍版的意思實際指的“搶先版”,雖然這種槍版質量不好,畫面模糊,播放過程中還經常會出現人影晃動的情況,但對於許多不想花冤枉錢買電影票去影院的那些人來說,槍版是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同步看到新片最好的選擇。

除去槍版外,還有清晰版,這種是影院內部的人在放映時候偷偷錄制的,因為設備更好,錄制出來的畫面更清晰,然後再私下賣給做盜版的社團翻錄,這就是清晰版的來源。

此外,還有高清版,高清版就和前兩者不一樣了,實際上是直接通過放映拷貝進行翻錄的,無論是畫面還是聲音都和電影公司那邊出來的正版錄像帶沒多少區別。

在香江盜版行業已經成了一個產業,雖然各大電影公司想盡一切辦法打擊盜版,可收效甚微,根本就沒辦法杜絕。

而現在,張斌判斷VCD即將取代傳統的錄像帶,那麽未來VCD光盤就是盜版的首要選擇。目前還沒人介入這個行業,張斌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他一方面找人去弄清楚VCD光盤的專制和刻錄模式,包括設備和錄制成本,另一方面張斌發動手下開始在香江收集目前市面上的正版電影、電視劇,買來之後分門別類,用來作為接下來翻錄成VCD的“母帶”。

VCD的視頻技術不是太復雜,而且這種視頻技術在電腦行業已經得到了運用。雖然核心技術掌握在盛華手上,但這只是解碼器方面的技術,和光盤刻錄完全是兩碼事。

通過傳統的CD刻錄設備進行升級,就能達到VCD光盤的刻錄。張斌搞明白這點後,立即就通過他海外的渠道弄了一條流水線過來,然後在葵湧附近找了個村子,搞定了當地的村長,讓自己的小弟帶著人弄了個小廠。

安裝好設備後,在花大價錢請來的專業人士帶領下,張斌的VCD碟片刻錄流水線調試完成,接著張斌就用收集來的“母帶”開始翻錄刻制VCD,等到產品出來後,張斌拿著刻錄好的VCD碟片在盛華的VCD機器上播放,播放效果令他異常滿意,就此張斌追加了投資,不僅增加了兩條設備線,同時還24小時不間斷地開始盜版各式各樣的電影、電視劇還包括一些帶有色彩的生活教育片。

盜版光盤的成本在一元左右,如果大批量翻錄最低可以壓到0.8元左右。而張斌這些光盤的銷售價格在三至四元,也就是說他的利潤可以達到300%至400%以上。

什麽樣的生意可以有如此高額的利潤?就算是張斌和內地之前做那種買賣的利潤也沒這麽高啊!而且這種東西的風險還小許多,至於銷路更不用張斌發愁。

張斌做的是源頭,從他出手盜版光盤到最終市場起碼還要轉幾道手呢,而且三至四元的價格僅僅只是最普通的光盤價格,如果是一部大賣電影,又或者大明星擔任主角的電影,這個價格會在原來的基礎上上漲起碼20%,假如是帶色彩的話,那麽價格就更好了,上漲50%都是起碼的。

等盜版光盤抵達終端的時候,普通光盤的價格至少翻了一番,賣八元是很普遍的現象,賣到十元甚至十二元也不是沒有。

另外,張斌的工廠在香江,但他主要的市場卻在內地。這是因為張斌考慮到香江本地盜版行業避免沖突的所至,雖然他現在把力頭籌,搶在別人反應過來之前搞起了這個產業,可那些老牌搞盜版的社團也不是吃素的,等到VCD產品一上市,這些社會很快就也會明白錄像帶被VCD取代是大勢所趨的道理。

所以張斌在香江市場雖然也在賣光盤,卻賣的不多,並沒有形成大量的出貨沖擊,其目的就是打算用這種方式和香江其他社團私下做約定,然後在適當的時候讓出本地市場,從而專心內地市場,這樣的話大家都有了面子,也各自井水不犯河水,省卻許多麻煩。

在內地市場的鋪貨,張斌自有自己的渠道。這些年和內地做生意他也認識了不少內地的一些老板,雙方在利益驅使下一拍即合,很快就達成了合作意向,張斌供貨,內地的老板鋪貨,大家一起發財。

汪娟知道這個事後也沒放過這個生意,直接就從張斌手上拿下了內地市場幾個區域的銷售權,這些銷售權的出貨由汪娟來決定,張斌以幾乎成本的價格給汪娟供貨。

這對於張斌來說是件很正常的事,在張斌看來這是自己家的私事,自己的老婆,寶貝兒子的母親要在這方面賺點零花錢又怎麽了?難道他張斌還會在意這些?何況汪娟也告訴張斌,這些銷售權給她也不是白給的,憑著汪娟在內地的關系網,遠比張斌通過自己的渠道鋪貨效果更好,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點,僅僅靠著這個生意,張斌在當年可是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