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重鑄

南都的改制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等到五月份的時候,改制就進行的差不多了,初步完成後,新的南都取代了原來的南都,南都的廠牌也從金陵南都食品總廠換成了南都食品股份有限制公司。

南都的主要控股方是小七的公司,同時國資方面依舊持有部分南都的股權,至於之前南都對司特的股份比例也進行了調整,換而言之,宋援朝通過南都改制雖然還保留著南都的名字和品牌,可實際上等於並購了整個南都。

拿下南都後,司特一直存在的股權問題徹底解決,經過多重持股和交叉換股的方式,宋朝援實際上已成為了司特真正的大老板。雖然司特名義上依舊是合資公司,但已經完成了控股權的變更,只是在表面上司特的外方股權比例還在合理的範圍內而已。

之前,宋援朝考慮過把南都和司特進行合並的方案,但最終他放棄了這個想法。

作為一家老牌企業,如果這樣解決南都的話,那麽有些不太值得,畢竟南都雖然衰敗了,但它的品牌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如果南都就這樣消失了,實在是有些可惜了。

經過考慮,宋援朝準備讓南都繼續保持獨立,並在南都的基礎上通過改制後注入新的活力,從而帶領南都重新崛起。

要讓南都重新崛起,除去解決以前南都的重重弊病,比如管理和運營方面的各種問題外,最重要的是重建南都的品牌,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南都的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因為繼續靠著南都的老三樣打天下,南都根本就無法脫胎換骨。

鑒於這個問題,宋朝援已經讓司特的研發中心,也就是展林紅的團隊針對南都的產品進行新品研發。對於南都的老產品,比如奶糖,點心這些,宋朝援指示小七讓生產完全恢復了最初原來的配方,至於前些年因為所謂節約成本更改的配方全部廢除。

雖然新的配方在成本上節約了許多,其美名曰“工藝革新”,可實際上在新配方實施之後,南都的產品質量就急劇下降。

食品這個玩意,好不好吃除了工藝上的不同,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用料紮實的食材做出來的東西當然好吃,可一旦原料偷工減料,弄出來的東西自然就差。

消費者又不傻,東西是吃到嘴裏的,上過一次當後還會上第二次當不成?現在又不是以前,以前計劃經濟買點東西不容易,供銷社裏的東西根本不愁賣,而且左右也就是那麽幾樣,你不買自然有別人買。

可現在呢,改革開放都這麽多年了,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商場的貨物琳瑯滿目,就拿吃的來說,全國那麽多食品企業,生產的產品多了去了,你的東西不好吃,顧客自然就去買別人的了,一來二去,產品就在市場上不再受歡迎,從而變得滯銷起來。

南都改制後,新的南都絕對不能和以前那樣做了。宋朝援恢復最初的配方就是要改變以前南都在決策上的問題,而且用這個方式在消費者群體重新建立南都的產品質量和品牌。

在恢復配方的同時,宋朝援還通過各方面給南都打出了廣告,廣告的核心就是“南都食品真材實料,南都食品健康食品”的口號。

對之前的已經投放市場的產品,南都全部進行了回購,實際上這個回購說起來也不準確,因為以前南都的銷售手段一直都是以“代銷”為主,這種銷售方式就是把產品先送到渠道進行市場鋪市,然後再由銷售商(經銷商)在產品銷售完畢後按照賬期進行貨款結算。

這樣的銷售模式是非常普遍的,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沒什麽問題,可實際上這種模式有著極大的風險性,不僅會導致產品積壓,同樣會導致貨款回籠的緩慢。而且目前三角債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其中代銷模式也占了極大部分,因為三角債的原因,往往代銷的產品在銷售之後貨款無法回籠,但銷售商(經銷商)方面卻又不斷追加要貨,從而使得應收賬款數額越來越大,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既然南都已經改制了,銷售模式就要進行改變,未來的南都銷售模式會和宋援朝在司特制定的模式相同,不再采取之前的代銷模式。通過這一次老產品的回購,南都也能直接切斷以前銷售模式的運轉,同時推行新的銷售模式。

回購產品之後,市場上南都的老產品就此結束,接下來孫耀良的銷售公司在渠道方面給予南都支持,南都就此在金陵各商場、食品店甚至一些市區核心地區組織了為期一周的產品促銷活動,派出大批人員專門設攤,向所有人免費提供產品的品嘗試吃。

雖然這幾年南都的情況不好,口碑也下降了不少,但畢竟南都是金陵的老牌本地企業,金陵許多人從小就吃南都的產品比比皆是,對於南都這個品牌還是很有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