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斜橋榨菜

中午飯是在大院食堂吃的,雖然是工作餐味道卻很不錯。

吃了午飯後,宋援朝和林宇航來到辦公室坐下,林宇航先打了個電話交代了些工作,完事後這才坐到了沙發這邊。

“你的秘書還沒選好?”宋援朝遞了支煙問。

“差不多了,前些時候去下面開會,發現農業局有個去年剛分配來的大學生不錯,我打算讓他來試試。”

宋援朝點點頭也沒多問,這個畢竟是林宇航自己的事,只是隨口一問罷了。

點上煙抽了一口,宋援朝詢問起現在招商引資的情況,包括潮縣開發區的進展。

林宇航大致和宋援朝說了說,潮縣開放區目前還是在紙面上,不過縣裏已經準備劃出了一片地區作為開發區所用。但牽涉到土地搬遷和補償的問題,再加上三通一平的配套工作,目前還在進行過程中。

招商引資的工作也在同步,之前張黎明介紹的那家外商已經接觸過幾回了,雙方對於投資意向也進行了意見交換,為了拉到這個投資,縣裏拿出了很大的誠意。

聽到這,宋援朝特意問了下縣裏的條件,林宇航當即仔細講了講。聽完後宋援朝覺得潮縣的條件實在優厚了些,尤其是土地免費和貸款支持這些方面,風險未免有點太大。

“這個我也考慮過,不過縣裏的其他同志覺得這樣做還是值得的,用大家的一句話來形容,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如果連梧桐樹都沒哪裏來金鳳凰呢?現在的付出是為了將來經濟的發展,只要能把外資引進來就是成功嘛。”

“二哥,我覺得有時候上趕著的買賣不是買賣,必要的優惠可以有,但沒必要給太多的優惠。比如在稅收或者土地出讓上給與點便利就行了,沒必要讓步太多。”

林宇航點點頭,表情有些無奈:“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其實我最初也是這麽考慮的。但是你要知道地方上的工作不比在企業,哪怕我在這個位置上也是要照顧其他同志們的想法,既然是集體意見,同志們的建議還是要尊重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宋援朝也不好多說什麽,他雖然沒當過地方領導,但前世長期在國企工作,兩者之間許多情況是一樣的。

這也是宋援朝不想進仕途的原因,因為一旦邁入這個圈子,許多時候做事就需要束手束腳又要權衡全局,尤其是有時候你明明知道這麽幹得不償失,但又必須這樣去做,其中的無奈只有自己清楚。

再說了,潮縣提出的這些考慮在許多地方也很正常。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招商引資的火熱,各地都在鉆著腦袋想辦法在這方面做出成績來。如果同一個投資商各方面都在爭取的話,假如人家給出的優惠條件比你更好,那麽說不定這個投資就跑到別人那邊去了。

因為這樣的顧慮和考慮,許多地方情願先吃點虧,把投資給拉進來再說。至於未來的事那是未來了,等到投資落地,地方經濟起來了,之前吃虧的可以在這方面彌補,同樣又出了成績,這樣幹又有什麽不值得的呢?

心裏嘆了口氣,宋援朝微微搖了搖頭。在這方面他只能提醒,林宇航自己也清醒的很,可許多時候也只能順大流。

想了想,宋援朝還是建議林宇航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本地的私營企業方面,在政府方面多扶持和支持私營企業的發展。畢竟私人企業一旦起來,整個產業形成結構,對於地方經濟的促進同樣是有非常大的影響。

再者,作為本地的私營企業,對於當地來說才是真正的自己人。而那些外資什麽的,說白了都是外來戶,再加上資本家向來都是追逐利益的,有好處的時候會給你嘗點甜頭,一旦沒了好處說翻臉就翻臉,後世那種外資因為各種原因撤離後給地方留下一地雞毛的現象還少麽?

“對了,你那邊準備的怎麽樣了?蔬菜廠這邊我可是差不過好了,現在就等你的投資了。”林宇航問了一句,今天讓宋援朝來除了聊其他事外,斜橋榨菜的項目是他尤其關注的。

宋援朝之前已經答應在這方面對潮縣進行投資,並且在滬海已經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這家食品公司會對潮縣蔬菜廠進行投資,然後以潮縣蔬菜廠為基礎組建一個生產斜橋榨菜的食品公司。

宋援朝告訴林宇航,滬海的公司注冊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如何投資和控股的問題,對此宋援朝有三個要求。

第一個要求,由滬海這家公司全面收購潮縣蔬菜廠。

第二個要求,收購潮縣蔬菜廠後,原蔬菜廠的退休人員問題交由地方解決,現有職工可以基本留用但給出方案,必須經培訓考核後通過後再進行合同聘用,蔬菜廠的幹部同樣也是如此,按照能力另行安排,能力不足者下車間或者由地方另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