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顧問

李秘書長一時間無語,正如宋援朝說的那樣,如果他是企業管理者的話肯定不會坐視類似的情況,為了自己企業的成績和訂單數額,和同行業兄弟企業進行競爭是必然的,而且這個競爭到最後極有可能會產生宋援朝所說的惡性競爭,一旦這種情況發生,明明能以較好的價格成交的訂單反而會變成極低的價格成交,甚至更嚴重的情況。

“你這個看法有點道理,不過有一點你沒考慮到,整個交易會不是我們一個省,是全國各省各市都會參加。就算我們省內抱團,但你無法限制其他省市的企業,所以結果還是一樣的。”

“領導您說的沒錯,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宋援朝點頭道,這個問題是他沒辦法解決的,就算宋援朝能影響到李秘書長,通過他來調整本省參展企業的結構,可他卻對外省市的企業無能為力。

因為這是一個國內行業的弊病,也不是宋援朝一個人能夠解決的問題。

宋援朝指出,他所說的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對於李秘書長提出的問題的確存在,要真正改變是不可能的,但作為蘇省參展企業來說,做一定的自我改變卻是沒問題。

一方面,蘇省的參展企業在同行業企業中並不需要這麽龐大的規模,也沒必要把產品結構類似企業分開參展,這樣的話效率不高,也有弊端。

按照宋援朝的建議,同行業企業在剔除規模的情況下,主要應該以各企業產品的優勢來進行劃分,比如紡織品企業中,相同產品結構的企業多家可以合並參展,以省裏牽頭進行聯合為一體,一致對外攬接訂單,再根據訂單數額和企業的產量進行後期內部分配,以防止內部無序的惡性競爭。

此外,要考慮到企業的多樣性,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建議,具體怎麽實施和溝通還需要外經貿委的同志去做,宋援朝就不多說了。

同行業企業中不同產品,或者在某些產品有優勢的要提前做好準備,著重進行針對性的工作,這也是突出行業優勢和其他省市進行競爭的基礎。

另一方面,按照宋援朝現在看下來的企業結構,初步挑選的企業以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為主,這同樣也是不合適的。

作為綜合性國際交易會,不能僅限於企業的本身,跟要以外商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個一點宋援朝剛才提到過。

宋援朝覺得,除去目前占大比例的國有企業外,集體企業甚至剛剛出現的民營企業也應該納入這個名單中,按照商品的多樣性從實際出發,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百花齊放”。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宋援朝也不客氣地指出,就是在有些企業和產品的挑選中要針對國外客商的不同來進行。

現在國人有一種觀點很不好,那就是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凡是國外的都是好的,國內的都不如國外。

如果是抱著這個想法和外商打交道是要吃大虧的,因為就像打仗一樣,這仗還沒開始打就自己弱了氣勢,一旦打起來能贏?

國內有些企業的產品其實是不錯的,哪怕在歐美先進的國家同樣有不少的競爭力,只是企業方面對這些認識不強罷了。

此外,一些基礎產品和設備,尤其是一些我們自己可能起來普通的機械設備比如農機和五金等,雖然遠比不上歐美先進國家的產品,但在第三世界國家卻有著很大的市場,這同樣是他們參展的優勢所在。

宋援朝認為,在有些方面沒必要和國際先進技術去比,反而從實用性和初級產品方面來入手更合適些。這個市場潛力可不小,雖然單一的國外客商訂單量可能不大,可有需求的客商數量很多,加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而且這些產品對於目前國內企業本身也沒什麽技術難度,如果操作好了同樣可以從中獲得不少的利益。

最後宋援朝還提出不妨多考慮一些關於有特色的產品出口,比如帶有民族風格的產品和一些傳統手工產品等等,這些也是參展的亮點。

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化很強,大工業制造當然遠超國內企業,可在手工業和傳統型產品上卻有著不如。

別看這些東西不起眼,可手工制作產品在國外是非常有市場的,再加上東方特殊的產品一旦作為禮品和工藝品出口也是很受歡迎的,宋援朝希望能在這方面有所重視。

宋援朝說的越多,李秘書長的表情也就越認真。

隨著宋援朝的講解和建議,李秘書長突然發現他們之前做出的決策的確有些草率了。

畢竟職能部門和企業不同,兩者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再加上職能部門的幹部們所考慮的問題也沒有實實在在站在企業的角度和市場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樣就造成了在一些方面有些想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