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變更

宋援朝有些低估了這時代人民的民族感和愛國熱情,雖然他也經歷過這個時代,但當時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東西自然也就不一樣,感受也不相同。

隨著在海外獲得金獎的熱度因為各種報道的緣故不斷上升,再加上如此經典的廣告一炮而紅,司特的飲料產品一下子就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爆發。

這個市場爆發來的如此迅猛,讓已有準備的宋援朝已經措手不及。

宋援朝根本就沒想到自己搞出來的這個事會有如此的影響力,現在半個月的銷量就超過了去年最旺季全月的數額,而且這個幅度還在不斷上升,銷售公司那邊孫耀良心中是焦頭爛額,因為各地都在發瘋一般的打電話要貨,各分廠已經在滿負荷運轉,可依舊無法滿足市場強烈的需求。

就連總廠這邊的原漿生產也已經接近飽和生產,但還是頂不住各地飛一般而來的傳真。

面對這個情況,整個司特的高層是又驚又喜,宋援朝連忙召開高管會議,商討對策。

最終拿出了一個新的市場方案,調整各廠的生產班次,挖掘產能,進一步擴大產量,以滿足需求。

同時,之前已經確定下來的幾個新分廠的建設提前開始施工,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投入使用。

此外,第一批中專、技校生的畢業實習提前,原本按計劃是等今年暑假過後進入最後一年實習的,但現在司特這邊已經等不及了,隨著市場的爆發和增產的需求,人員的缺口非常大,在目前對社會招聘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只能采取這樣的應對模式來解決問題。

在會上,老湯提了個建議,他提出因為新分廠建廠在當地征地牽涉到一些地方的問題,比如說地方政府給予的地都是近郊的農地,這樣直接影響到當地農民的生存。

農民種地,靠的是土地生活,和城市的非農戶口不一樣,他們並沒有什麽保障。所以征地這一關對於農民來說是很抗拒的,目前新廠的建設就碰到這樣的問題,進展不是很順利。

雖然司特在征地過程中按政策給予了補償,但真正能落到被征地的農民手裏的補償並不多。而且新廠建成後,需要大量的工人,這些人力資源問題一直是司特所困擾的。

雖然公司宣布對司特下屬的中專、技校提前幾個月進入實習階段,以彌補人力的不足,可就算這樣按照計劃的分廠配置還是不夠。

對外招聘,這個更是杯水車薪,司特是合資企業,現在的人們還是很注重鐵飯碗的,情願去一家普通的國有單位,也不想來合資企業,哪怕後者工資福利更好。

老湯覺得可以和地方政府商議一下,直接把征地補償進行調整,一部分補償作為吸引失地農民進入企業工作的條件,以緩解人力方面的壓力。

當然考慮到農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年紀大的農民也不適合進入企業,在這方面可以做一定的限制,比如必須小學文化水平,年齡在四十歲以下,沒有犯罪記錄等等要求。

老湯提出的問題和想法讓宋援朝表示認同,眼下的確如此,人力的缺乏一直是困擾司特的重要問題,而且司特目前又在高速發展之中,作為快速消費品企業,目前這個問題已經直接制約到了企業發展。

不過宋援朝也清楚,這個問題要解決目前不太可能,因為大家的思想還沒徹底扭轉過來,國企的大鍋飯也沒打破,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很正常的。

等過上幾年就好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鍋飯被打破後,人才流動就成了可能。此外還有教育方面的發展因素,一批批新的大學生、高中生、中專生陸續畢業進入社會,人才的不斷增加也導致了他們含金量的不斷降低,再加上國有企業的崗位都是有限的,在崗位需求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他們這些人面臨的畢業擇業選擇就發生了變化。

如今,大學生是被稱為天之驕子,像宋援朝、林燕、羅陽、孫耀良他們這些新三屆大學生更是了不得的人才。

在他們這幾屆京師大學的畢業生,無論是留在燕京或者是回到地方都是深受重用的,一畢業就有著幹部的身份,尤其是他們這幾屆畢業後一個副科級別穩穩的,像宋援朝這樣的當初還沒正式畢業就拿到了正科級別也不在少數。

高學歷人才的引進是個難題,就連普通人力引進也沒那麽容易。老湯提出通過征地的方式吸引這些農民進入企業想法非常不錯。而且老湯還給這種工人起了個稱呼,叫“征地工”,以解決目前迫在眉睫的困難。

經過大家討論,都覺得老湯這個建議很好,直接就在會議上通過了這個想法。具體工作如此執行,接下來又如何對這些征地工進行培訓和上崗,老湯主動請纓要求負責這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