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下棋

露絲在商業的嗅覺還是很敏銳的,尤其相比國內,國際上企業之間的兼並是非常正常的事,這對於露絲而言也是很熟悉的操作。

其實司特公司從成立到現在,露絲一直有兼並其他企業從而壯大自身的打算,但限於目前的政策問題,兼並尤其是合資企業兼並國有或集體企業的情況還從來沒有出現過,更沒有那個領導有這個膽子拍這個板。

這在露絲覺得是一個遺憾,假如政策允許企業兼並,那麽司特的發展速度會更快許多,而且在許多方面也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要知道自己掏錢建廠不僅是要經過復雜的各部門審批,然後再選址、基建、引進設備、培訓人員再到調試、產品生產和進入銷售環節等等,其中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這個時間周期也很長。

再加上合資企業的特殊性質,社會上人們的觀念還沒徹底改變,人力資源的缺乏也是導致司特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可一旦直接兼並其他企業,那麽許多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廠房設備和人員全是現成的,除管理上的調整和一些崗位變動,司特在兼並對方後就能用最短的世界就能轉化為實質的成果,同時還能借此掐滅一個潛在的對手,順勢把對方的市場攬為己有,從這些方面來說好處是非常多的。

國際的大企業兼並操作模式雖有細節的不同,但大方向都是一致的。露絲怎麽說也是在跨國企業當過主管的經理人,做這些對她來說非常專業。

當宋援朝告訴他們今天自己所做出的這個決定後,露絲馬上就想到了這些,事實也證明露絲猜的沒錯,宋援朝就是打算用這個方式先從新優民廠挖人,然後等後續時機成熟再想辦法一口吞並掉新優民廠。

這個謀劃其實早就在宋援朝的心裏了,在當初從鄭國元那邊聽說有關泉林廠的事後,宋援朝其實就動了拿下新優民廠的想法。

只是那時候時機不成熟,再加上新優民廠的一堆破事還沒解決,一個合資企業提出要兼並一家剛剛合並的國有企業,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借著鄭國元的情況,把這件事捅給林道遠,雖然其中有鄭國元的原因,也有宋援朝對徐國初和姜友興等人所作所為痛惡欲絕的原因,同時宋援朝也是有自己另外的想法。

接下來的事態正如自己的預料,當林道遠關注此事後,徐國初和姜友興這幫人的結果是注定了的,後來發生的一切也都順其自然。

上次林道遠把自己找去聊到關於新優民的情況,宋援朝試探地提出過兼並新優民廠的建議,雖然這個建議是用一種平淡和開玩笑的語氣說的,但同樣是一種試探,試探林道遠的態度。

可惜的是,林道遠明確拒絕了他的這個建議,宋援朝才會退而求次給他推薦了江大海。

推薦江大海,一來是從實際情況出發,江大海的工作經歷和能力的確是接任新優民廠最好的人選之一,二來宋援朝在推薦江大海同時也有自己的考慮,相比其他人他更了解江大海,能夠提前判斷出江大海一旦去了新優民廠大致會做些什麽。

江大海的年齡不小了,離正式退休也就幾年的時間,以宋援朝對江大海的了解,江大海到了新優民廠後最大的可能就是求穩為主,他雖然能力不弱,卻缺乏進取精神,大概率只要安安穩穩做好工作,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等到點下站順便解決正處的級別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

只不過今天江大海親自來找自己,把姿態放的很低這讓宋援朝倒有幾分意外。

但同樣也證明新優民廠的情況非常不樂觀,江大海現在急於要做出成績給上面看,穩住新優民廠的局勢,這對於宋援朝來講並不是什麽壞事。

坐在一旁,鄭國元此時的心態是非常復雜的,作為前泉林廠的一把手,他對於老廠子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但現在,作為司特公司的常務副總,鄭國元卻和董事長、總經理坐在一起討論怎麽兼並新優民,這讓他在感情上一時間很難接受。

但鄭國元理智又告訴他,兼並新優民廠不僅對司特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於新優民廠同樣也是一件好事。

一旦新優民廠被司特兼並,那麽未來這家廠子就成了司特的一份子了。現在司特公司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道路上,作為常務副總的鄭國元很明白司特的優勢和自己老廠和它的差距。

再說了,泉林廠已經沒了,自己辛辛苦苦為之奮鬥的企業連廠牌都給摘了,泉林廠成了歷史,現在只有一家新優民廠。

鄭國元的神色變化落在宋援朝的眼裏,宋援朝卻沒說什麽,繼續說起了關於江大海的事。

他所提到的第二件事就是關於新優民廠福利分房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