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瞞不過

說完了新優民廠的事,林道遠詢問起司特公司。

宋援朝大致給林道遠匯報了一下司特公司今年的情況。聽著宋援朝的匯報,林道遠和是欣慰,當年他力排眾議執意要引進外資以南都一分廠為實驗點成立了金陵第一家合資企業。

從這點來說,司特公司是林道遠在金陵打開局面的一個典型,司特的發展和狀況事關林道遠的威信,如果這家合資公司發展不盡人意的話,那麽對林道遠的工作展開是極為不利的。

不過事實表明林道遠下了一步好棋,司特公司這兩年的發展速度是非常驚人的,企業的擴張和名氣也是有目共睹。

隨著司特公司這兩年不斷壯大,林道遠在職位的話語權也有了底氣,再加上宋援朝的緣故,他對司特發展尤其關注。

當聽到宋援朝告訴自己,司特公司除目前的產品外,還準備正式上馬易拉罐碳酸飲料項目時,林道遠很感興趣地詢問了一些細節,當得知司特的易拉罐流水線已經在金陵、滬海和燕京三地安裝完成,產品馬上就能正式上市時,林道遠很是欣慰。

“我們司特現在已經調整了之前的生產結構,以金陵本地作為原漿生產中心,其他各地區分廠主要以灌裝廠生產為主。此外根據地域的具體情況不同,對於之前的各軟包裝飲料產品也做出了一系列調整,這樣能夠更好的控制成本和質量和市場推廣。”

“現在你們司特有多少分廠了?”

“除去我們自建的金陵總廠、滬海、燕京、山城三家廠外,今年還落實了津門、羊城、杭城、奉天、漢陽、長安……等地一共八家分廠,連同總廠在內是十二家。除去這些外,目前司特方面還在和其他城市洽談灌裝廠的合作,公司預計明年會在全國一共設立含自有廠在內的三十家灌裝廠……”

三十家灌裝廠,聽起來似乎不少,可實際上這三十家灌裝廠對於整個國內市場來說遠遠不夠。

要知道1988年的時候,天府可樂就擁有108家灌裝廠,等到1990年,這個數字更是上升了許多居然還把灌裝廠開到了莫斯科。

當然,天府可樂的灌裝廠大部分規模都很小,所以以數量和覆蓋率為主。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中國的灌裝廠規模是天府可樂的數十倍,在進入中國市場後直營的大型灌裝廠就有十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滬海的申美了。

從目前整體市場來看,司特公司暫時還達不到可口可樂直接建造和控制大型灌裝廠的地步,畢竟這個投入實在是太大了。

這兩年司特公司發展很快,效益很好,但同樣因為迅猛的發展導致資金問題一直緊巴巴。

各地建廠,設備引進,大市場的覆蓋,新品的推出等等,那個不需要錢的?總經理露絲天天都為資金問題困擾,全國各地都在不斷花錢,可花出去的錢要賺回來卻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的。

為了資金問題,露絲曾經建議宋援朝暫時緩一緩擴張腳步,可被宋援朝直接拒絕了。

宋援朝很清楚現在是最好的發展機會,必須要趁兩大可樂巨頭還沒真正進入中國的機會把企業的基礎打紮實,搶奪和覆蓋市場形成先手。

況且健力寶已經虎視眈眈,李經緯正摩拳擦掌要把健力寶做成中國第一飲料巨頭,面對這樣的競爭對手不進則退,哪怕資金再緊張,司特公司也必須咬牙堅持。

虧得宋援朝一向重視銷售和貨款問題,司特公司整體的資金運轉雖然緊張,卻還是比較良好的。就在上個月,司特公司再一次向銀行貸款1000萬,用於擴張的投入,這筆款子到了賬上就被宋援朝撥分了出去,一轉眼就投入到了各地灌裝廠了。

除去灌裝廠外,還有方便面產品。

這一年多,方便面的銷量節節上升,通過公司的市場和推廣手段再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司特的方便面已經是國內方便面市場的老大了。

可從後世方便面整體市場規模來看,目前全國的方便面銷量還遠遠不夠,尚有巨大的潛力可挖,為此司特公司針對方便面產品做了一個長遠計劃,在這個計劃中方便面的產量要繼續擴張,從現有的產量至少要翻十番才行,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同樣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人力投入。

林道遠認真聽著宋援朝的匯報,時不時微微點頭,又或者沉思想著什麽。

等宋援朝匯報完後,林道遠又問了幾個問題,宋援朝一一回答解釋,林道遠這才露出了笑容。

“幹的不錯,這樣的話我也就放心了。”林道遠很是欣慰,宋援朝作為自己的女婿擔任司特的董事長,他是冒了點風險的,畢竟舉賢不避親這種話只是說說,一旦在實際工作中這麽做了很容易被落下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