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回家

宋援朝這次過來是因為盛華電訊的事,順便也是看看南方的食品市場情況。

隨著司特公司在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市場鋪開,目前長三角、北方和內地市場的反應很是不錯。在繼燕京、滬海、山城三地的分廠成立後,宋援朝又把目光瞄準了南方。

南方市場,目前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隨著這幾年改革開放的深入,尤其是鵬城特區的成立之後,這裏的有錢人逐漸開始多了起來,市場也相比北方更加活躍。

雖然南方省市由於地理位置受到香江的影響很大,這些影響不僅是打扮、穿著這些,還包括飲食方面的習慣。

但不能否認的是,因為南方的經濟更加活躍,快節奏的生活漸漸已經形成,再加上大量外人人員湧入,同時也在改變當地的一些固有習慣。

宋援朝之前沒有第一時間去南方設廠考慮的就是這些因素,而且去年的時候直接把產品打入南方的契機不如北方更適合。而現在,條件已經成熟了,宋援朝哪裏會放棄南方這樣巨大的市場?所以他準備直接在羊城或者鵬城設廠,這一次過來除了盛華電訊的工作外,就是來確定這件事的。

“你還真打算把廠子設在羊城?為什麽不設在鵬城這邊?地皮什麽的不用擔心,二期那邊還有空地留著呢,你要用直接拿去不就行了?”秦正國很是不解地問宋援朝,在他看來鵬城無論是地方政策還是其他都比羊城更好,再加上盛華集團在鵬城又拿了一塊地,在搞新的二期園區呢,盛華集團是司特公司的大股東,兩者原本就是一家人,直接用盛華的地設廠不更方便麽?

宋援朝搖搖頭:“我考慮過了,相比鵬城,羊城雖然不是特區,但羊城的歷史沉澱再加上市場的成熟不是鵬城能比的。現在鵬城的確搞的不錯,可鵬城的人口結構當地人並不多,大部分都是外來者。”

“這些外來者包括你這樣的老板,也有廠子裏打工賺錢的打工仔打工妹,老板暫時不提,雖然都是些有錢人,可群體數量並不多,而且從香江過來的那些老板平時的習慣更傾向於香江那邊又或者東瀛台海的產品多些。”

“至於那些打工仔打工妹,我不說你也知道,他們來這是工作賺錢的,許多人一個星期都不一定出一趟廠區,平時除了上班,下班基本就呆在宿舍裏,吃飯也大多吃食堂,就算外出消費往往也不高。”

“從這來看,整個鵬城消費市場並不算大,而羊城就不同了。城市的人口數量是鵬城的好多倍,再加上南來北往的流動人口,這些都是潛在的消費市場。更重要的是羊城的地理位置遠比鵬城來得好。如果是出口型產品,比如盛華的服裝什麽的,鵬城這邊可以通過關口直接運輸到香江極為便利,但內銷產品就不一樣了,必須把貨先拉到羊城,再通過羊城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運輸到周邊省市。”

“既然是這樣,那麽為什麽要舍近求遠呢?而且羊城現在的政策雖然比不上鵬城這麽開放,但你要明白司特公司本就是合資企業,該有的優惠缺不了,再加上從產品成本、生產便利和運輸各方面來考慮,哦對了,還有原料采購等等,設在羊城更好一些。”

秦正國想了想點點頭,他承認宋援朝說的這些是有道理的。

畢竟司特公司的產品和盛華服裝的產品不一樣,也和盛華電訊的產品有本質上的不同。

無論是飲料還是方便面,這些都屬於快速消費品,快速消費品需要的是穩定而有龐大基數的內銷市場,當然出口也有一部分,可目前出口這樣的產品根本不切實際,從現在國內快速消費品尤其是食品產品的出口情況來看,最大的出口食品企業是梅林,而梅林主要出口的產品是罐頭。

罐頭產品,由於飲食的習慣不同,在國內消費者群體比較狹窄,普通人不是必要的情況下很少會去吃這種食品。但西方國家就不一樣了,西方國家有吃罐頭的傳統,普通人每周去商場采購都會買一大堆各式各樣的罐頭回來,以供平常食用。

所以中國的罐頭產品在西方國家還是比較好銷的,尤其是一些豆子、水果類的罐頭因為價廉物美傳銷海外,成為中國食品出口的大宗產品之一。

但飲料和方便面就不一樣了,前者出口要直接面對那些超級跨國企業,比如兩家可樂公司和各國的傳統飲料企業。

至於後者,方便面的口味適合東方人,在西方國家除了中國和日、韓、東南亞幾個國家的移民外,普通的西人很少會去吃這樣的玩意,而在目前國外市場同類產品被東瀛、台海等產品給充斥的情況下,司特公司的方便面根本就沒任何競爭力。

至少在二十年內,宋援朝沒打算讓司特公司改變市場銷售結構的想法,眼下龐大而空白的國內市場就足夠司特公司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