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許可

資料徐慧看了許久,直到半小時後她才全部看完。

看完後徐慧並沒馬上說什麽,而是坐在那邊靜靜思索著。

過了片刻徐慧開口問道:“宋董,我希望再做一次核實。”

一旁的李大琪神色有些不悅,正要開口說什麽卻被宋援朝制止了:“可以,但是時間不等人,我需要盡快看到結果。”

徐慧點頭道:“這個沒問題,如果只是對內地交換機市場的情況核實花不了多少時間,請您稍等。”

說完,她起身走到一旁,拿起秦正國桌上的電話撥了個號碼,接通後對電話那頭說了幾句話,很快就掛斷了。

“最遲明天就有可以回復。”徐慧回到沙發坐下後說道。

宋援朝有些詫異,他原本以為徐慧找人調查至少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可沒想到徐慧告訴他明天就能有結果。雖然她這個調查程度會有多少,可僅僅只是初步信息的收集也不是簡單能做到的。不過宋援朝也沒在這方面考慮太多,既然徐慧這麽說了那麽自然是把握的,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辦,他作為老板要的只是結果。

看完資料後,徐慧的態度明顯和最初有些不同,她神色有些凝重道:“如果您這份資料裏闡述的是真實的話,那麽我承認您對集團未來重心的轉移是有必要的。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也是一個極有前途的市場,如果能拿下這個市場的一半……不!哪怕是四分之一,對於我們盛華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成功。”

說到這,徐慧遲疑了下道:“我想問您一個問題。”

宋援朝示意她繼續說。

徐慧道:“對於這款產品的內地銷售您是打算用鵬城的電子公司名義還是由香江盛華的名義?”

聽到這話宋援朝不由得笑了,他原本以為徐慧會問他一些其他問題,可沒想到卻問了這個。

僅從這點就能看出徐慧在商業上的敏銳和對內地市場的了解,這點是李大琪他們所不及的。

“內地對這種設備是有門檻的,一般來說交換機這種產品屬於電信產品,目前內地叫郵電設備,都歸屬於郵電部門管轄。所有此類產品,甚至普通的電話機都屬於郵電設備,入網需要郵電部門那邊審核,審核通過後發放許可證才能進行銷售。”

“那麽之前榕城的萬門程控交換機引進是怎麽辦理的?”徐慧皺眉問。

“這是特殊例子,榕城那套設備是國內第一次引進的交換機,直接由榕城地方郵電部門向燕京的部裏提出的申請並得到的批準,所以不需要走這樣的程序。但正是因為榕城這個項目的原因,相關部門後來才出台了這個規定……”

作為曾經的行業人士,宋援朝對這個情況非常了解,當即給徐慧詳細解釋了相關規定和政策。

徐慧認真聽著,同時微微點頭,她有些明白內地出台這樣的政策原因了。

“那麽這種政策對內地企業和外資企業有什麽區別?”

“區別當然是有的,政策出台後針對內地目的相關設備企業許可證是默認給予,而後續的新建工廠包括外資產品進入就要申請了。此外,還牽涉到外匯結算等各方面,也不能說內地廠家就有絕對的優勢,外資就有絕對的政策便利,只能說有利有弊吧。”

徐慧想了想,問道:“假如以香江盛華集團的名義進行申請,這個難度大不大?”

聽徐慧這麽問,宋援朝對她的評價更甚,可以說徐慧的問題問到了點子上,隨著改革開放的變化,國內對於國外資本主義國家和舶來物的觀念和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以前一談到資本主義就是批判的對象,而現在卻大多都是贊譽和羨慕。

其他的不說,僅僅從最初宋援朝他們搞電子表、麥克鏡、牛仔褲這些就能看得出來,而現在許多人的眼裏有一個概念,那就是國外的科技都是先進的,東西都是好的,哪怕有同類的產品國內同樣能夠生產,價格也更便宜,但在做選擇的時候,往往從上面領導到下面具體的人員第一印象就是引進的東西更好,就算價格再貴也心甘情願。

這一次宋援朝來香江,不僅是作為大老板來看盛華總部的情況,同時也是為了盛華電子的交換機產品做前期準備工作。

“許可證的問題你不用擔心,這個我來解決。”宋援朝直接給徐慧吃了個定心丸。

徐慧露出了笑容,她建議道:“那麽就以香江公司的名義來操作吧,鵬城盛華電子原本就是總部的下屬企業,這款產品直接在香江進行注冊,然後再由香江公司的名義進入內地市場?”

宋援朝笑著一口答應,他來香江的目的就是這個,他告訴徐慧盡快在香江成立一家電訊(信)公司,這家公司可以用盛華的名義,也可以起一個別的名字,盛華集團作為控股方作為這家公司的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