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未來重心

一時間李大琪不知道說什麽好,雖然宋援朝說的只是一種假設,可這個假設很可能會成為現實,如果真到這一步的話,盛華又何去何從呢?

看著李大琪臉上的表情,宋援朝安慰道:“其實你也不用擔心,服裝業的春天沒這麽快過去,事物的變化只有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哪怕蜂擁而來的同類企業造成的競爭也不可能馬上就能在市場上反應出來。”

“我們還有時間,至少接下來幾年裏服裝行業還是可以的,但不管怎麽說這個行業走下坡路也是必然趨勢,以後同類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服裝業利潤也會越來越低,等到那時候就是盛華結束這個行業的時候了。”

李大琪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麽,可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長嘆了一聲搖了搖頭。

對於宋援朝,李大琪還是很信服的,無論是最初帶著他們做衣架開始還是後來的盛華從無到有,宋援朝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哪怕宋援朝今天說的再離譜,李大琪潛意識也會信上幾分,何況宋援朝的分析有理有據,他所說的情況極有可能出現。

“企業進入的門檻高低決定了這個行業的生命力是否持久,服裝業的技術含量實在是太低了,哪怕我們擁有品牌和設計優勢同樣也是如此。別說現在盛華的產品還遠不是國際知名品牌,等市場競爭者越來越多,就算是國際大牌產品同樣避免不了這個問題。”

“當然了,奢侈品是另一回事,在未來服裝行業會兩極分化,一極就是傳統服裝,另一極就是奢侈品服裝。前者只能靠量和薄利維持,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不高,而後者雖然能賣出高價,但在推廣、經營、人力成本上卻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再加上奢侈品需要相當強的專業性,這條路也不適合我們走。”

“所以你才會把目標向電子公司方面轉移?”李大琪問道:“你是不是在去年成立電子公司之前就考慮到這個問題了?”

宋援朝笑笑,坦然道:“差不多吧,做企業沒有居安思危的想法是很危險的,我知道你對服裝廠有很深的感情,從校辦工廠到騰飛廠,再從騰飛廠到現在的盛華廠,一路走來都是在這行業裏打轉。可現實告訴我們,時代的改變必須接受,市場的進步也必須承認,如果故步自封,那麽未來會跌大跟頭的。”

宋援朝見李大琪的煙抽完了,遞給他一支煙打著火幫他點上:“相比門檻低的服裝業,電子行業的進入門檻就高多了,這個行業可不是普通人能做的,需要非常專業的人士,尤其是許多專列就能攔住大部分人。”

“專利?”李大琪疑惑地問。

宋援朝突然反應過來目前還沒專利這個說法,國內各行業都是“拿來主義”,專利法的制定和實施是在1985年,離現在還有兩年呢,哪怕國內專利法頒布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具體執行也是個大問題,直到二十年後才形成正規。

宋援朝大致解釋了下什麽叫專利,專利在國際上的重要性又是如此。聽了宋援朝的解釋後,李大琪這才恍然大悟,點頭道:“這東西就和我們的品牌差不多,只能我們用或者我們授權給別人用是不是這樣?”

宋援朝笑著點頭說是,李大琪這個形容雖然不能說貼切,但也差得不遠。

李大琪對電子行業或者說半導體行業雖然不是很懂,可別忘了他可是李叔的兒子。

李家三代,從李大琪的爺爺開始,包括他的父親在內都是搞這行的,耳聞目睹之下自然也知道一些情況。所以當宋援朝詳細和他解釋了為什麽電子公司遠比服裝廠更有前途後,李大琪終於有些明白宋援朝之所以看重電子公司的原因。

“當然,技術是一方面,關鍵還是產品本身。”宋援朝解釋後又道:“普通的電子產品競爭力依舊不強,簡單的說就像李叔以前老單位的產品,普通電子管、半導體收音機這些,一般的電子廠都能生產,差別就是品質和牌子。還有目前電子公司那邊生產的電子表、計算器這些,它們的技術含量也不高,有些能力的廠家同樣可以生產,哪怕自己不能擁有完全的技術,做半加工組裝卻是一點問題都沒的。”

“但我們目前研制的程控交換機就不同了,這個產品在國內說是劃時代的一點都不為過。”

“劃時代?沒這麽誇張吧?”今天在電子廠開會的時候李大琪就在現場,可會上的專業性太強,他從頭到尾就聽了個寂寞,雖然在會上見宋援朝對研制成功的結果很是滿意,而且還當眾宣布了重獎,可李大琪心裏其實是不以為然的。

在他看來,一個什麽交換機又能有多大的價值?無非就是一些電子元件拼湊出來的設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