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指點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小邵才會詢問宋援朝關於司特公司後續的發展機會,其目的顯而易見。

作為地方主官,目前最重要的政績是什麽?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地方官員已經從最初的注重意識形態轉為民生和地方經濟發展,而且後者的重視也是越來越高。

小邵這些年一直跟著林道遠,相比普通幹部更清楚這點,所以到了地方要做好工作首要的就是搞經濟建設和發展,那麽經濟這方面的見效最快的是那種呢?無非就是招商引資而已。

整個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這二十年裏地方招商引資工作是重中之重,做好了這個工作那麽為官一任就是合格的。

小邵心裏非常清楚,也明白自己上任後的首要工作是什麽,但他作為空降幹部在姑蘇地區並沒根基,哪怕有著林道遠的支持,到了地方後想開展工作也是很難的。

如果沒有外力幫助,小邵要把工作開展起來困難重重,而且也不可能很快就見效,所以他詢問宋援朝關於司特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和商業布局,就是要詢問司特公司是否有在姑蘇投資的意向,假如司特公司能夠在姑蘇尤其是他所在的區進行投資的話,那麽對他的工作開展是極有幫助的。

這也算是小邵的一個小心思吧,但宋援朝並沒有輕視他的想法,反而覺得小邵這個思路是對的。

作為一個幹部想做出政績是無可厚非的,想進步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是宋援朝他同樣也會這樣想,何況他和小邵的關系一直不錯,再加上林道遠這一層關系,從天然來說他們就是盟友。

小邵到地方,支持他的工作對於未來司特公司的發展甚至包括宋援朝事業的其他板塊都是有利無弊,雙贏的事為什麽不去做呢?況且姑蘇本就是宋援朝下一步考慮的市場板塊中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姑蘇和滬海的距離、影響乃至整個姑蘇地區的人口基數等各方面考慮,未來姑蘇作為滬海工廠的配套和後勤保障地區是非常重要的。

當即宋援朝直接告訴小邵,他會慎重考慮在姑蘇投資設廠,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個計劃在今年下半年,也就是等三地的工廠正式投產,市場反饋良好的前提下就會進行確定,等到時候宋援朝一定會第一個找到小邵和他商討相關事宜,只要小邵這邊能給出優惠的政策和條件,這不是太大的問題。

聽了宋援朝的保證,小邵很是高興,作為林道遠的秘書他當然清楚司特公司的潛力有多大,而且相比其他人,小邵更清楚宋援朝在除去司特公司外還有香江盛華這個公司,根據他的了解香江盛華目前在鵬城特區是做的風生水起,其產值日漸越高,已成了鵬城當地的龍頭企業之一。

有宋援朝的承諾,他頓時放下了心,看來到了那邊後打開局面就不難了。

宋援朝和小邵聊了聊關於姑蘇的一些情況,作為滬海人對於姑蘇他還是很了解的,尤其當得知小邵要任職的區所在就是比鄰滬海的那個區後,宋援朝更結合後世的實際發展情況給小邵提了一些可行性極強的建議。

對宋援朝的這些建議小邵仔細記在心裏,同時也進行了對應的判斷,有些他認可,有些卻覺得實施起來困難重重,至少目前時機還未到。對此宋援朝也表示這的確是一個問題,但作為地方主官在施政的時候除立竿見影的政績外也必須考慮到長遠規劃,如果只是為了政績而作為,忽略了長遠和全局的話,在未來恐怕會“交學費”的。

小邵仔細想了想點點頭:“您說的有道理,急功近利雖然看起來不錯,但如果沒有全盤和長遠的考慮的確會有隱患。但是援朝呀,地方現在也困難的很,財政不寬裕,哪怕我去後作為區長,也拿不出這麽多錢啊,所以許多事還得一點點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這也是實話,不過困難終究會過去的,我相信您邵哥一定會獲得成功!”宋援朝舉起面前的茶杯笑著對小邵說道。

“你小子還打趣我呢?我有多少分量自己心裏清楚,能為地方做點實事,等離開的時候地方上的老百姓念一句我的好,這輩子就心滿意足咯。”小邵哈哈大笑起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宋援朝深深看了一眼小邵,雖然他認識小邵不少年了,相互之間也很了解,可了解一個人卻未必能走進人心的深處,尤其是小邵即將主政一方,他現在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可未來呢?是否還會保持這樣的初心呢?

心裏嘆了一聲,宋援朝只希望小邵能不忘初心,能夠記得今天他和自己的這番對話吧。

“邵哥,姑蘇那邊我有個朋友在,你去了那邊可以和他聯系一下,也許他能在工作上幫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