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時代浪潮

“老魯,如果我們把優民廠的人弄來我們公司,你說有沒有這個可能?”想到這,宋援朝開口問魯寶剛。

優民廠再不行也是國企,司特公司是合資企業,除了之前合資協議的老職工外,其他新進的人一律都是合同工。

這是一個極大的不同,現在的人想法還是很簡單的,國企端的是鐵飯碗,合資企業是給資本家工作是受剝削的,合同這個玩意哪裏有鐵飯碗來得可靠?

宋援朝的話讓魯寶剛一愣,魯寶剛奇怪地反問宋援朝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等聽完宋援朝的打算後,魯寶剛搖了搖頭。

“怎麽?不行?”宋援朝有些失望,其實司特公司合資後他還打過南都總廠的主意,但最終也沒搞成,關鍵原因就在這點,何況南都看起來效益還是不錯的,砸掉鐵飯碗來合資公司當合同工?沒一個肯來的。

“不是說拉人不行,如果是上兩個月的話或許還有機會,可現在……”

“什麽意思?”這話讓宋援朝有些納悶。

“宋董您不知道,優民廠現在又活過來了。”

“活過來了?換廠長了?姜友興被撤了?”宋援朝一愣,腦海中閃過的念頭第一個就是姜友興被撤職,上面重新給優民廠換了個能力強的廠長。說不定還給他們撥了筆款子什麽的,要不然新廠長本事再大也不可能短短兩個月時間就把優民廠起死回生。

如果是這樣的話,優民廠的確可以說是活過來了,一旦活過來,職工能拿到正常工資,以現在人的想法是絕對不會拋棄穩當當的鐵飯碗去來司特公司當合同工的。

魯寶剛搖搖頭,告訴宋援朝優民廠沒換廠長,現在的廠長依舊還是姜友興。

這個回答讓宋援朝疑惑不解,姜友興這塊廢物點心有這樣大的本事?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吃了太上老君仙丹開了竅?

魯寶剛就給宋援朝解了惑,他告訴宋援朝優民廠之所以會活過來靠的不是姜友興,而是他前面提到的泉林廠鄭國元。

一個多月前也不知道鄭國元是怎麽說服的姜友興,兩家廠子突然就聯合起來了。優民廠不但很快就復工,冷清的廠房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而且優民廠在恢復生產後並沒有繼續生產他們之前的牌子飲料,而是為泉林廠生產產品。

也就是說,優民廠直接就成了泉林廠的一個車間模式,泉林廠派駐副廠長去了優民廠進行產品調整和管理,優民廠為泉林廠生產產品,打的全是泉林廠的品牌,至於供銷什麽的,優民廠也不自己管了,全部交給了泉林廠。

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和泉林廠結算,雖然比自己生產和銷售一條龍利潤少了些,可這樣一來至少優民廠不僅復工還賺到了錢,除去發工資和成本外,口袋裏還能落下不少,這讓前些時候焦頭爛額的姜友興又抖了起來。

“有了優民廠的產量,現在泉林廠的產量翻了一番都不止,我派人去了解過,鄭國元摩拳擦掌要擴大市場呢,除去之前的幾個區域外,他的手已經向外面延伸了,弄不好接下來會對我們的產品銷售帶來些麻煩。”

聽完魯寶剛的匯報,宋援朝的神色有些凝重。

他沒想到鄭國元會無師自通說服了優民廠為他搞起了代工。代工這個模式在後世並不稀奇,就算是現在一些外貿性的出口廠家早就有代工模式了,其他的不說就說當年的騰飛廠吧,騰飛廠是做服裝的,為香江盛華做代工,采用的是盛華的服裝品牌,有些特殊面料包括配件也是從香江那邊過來的,按照盛華的要求生產出來的服裝直接出口到香江又或者通過香江出口到歐洲、北美等國。

當然,那時候的騰飛廠和盛華的合作和真正的代工還有有一點區別,其他的不說就以騰飛廠可以在國內市場使用盛華服裝品牌一點就和普通代工不同。

這主要是因為宋援朝的緣故,騰飛和盛華其實是一家人,只不過它們的關系外人不知道而已。所謂的代工就是左手換右手,騰飛廠能拿到品牌授權也是很自然的事。

當然了,真正的代工同樣存在,可這些都是局限於對外貿易的渠道中,在國內的企業裏,面對國內市場,一家企業給另一家企業做代工的情況還沒出現過,從這點來說鄭國元也算是開了個先例。

之前鄭國元學一分廠搞直供銷售卻避開了一分廠的渠道,選擇了從周邊地區入手,很快就打開了局面。這讓宋援朝對鄭國元這個人有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當了解到鄭國元的經歷後更是對他極為贊賞。

在宋援朝的眼裏,鄭國元是一個人才,之所以以前沒能顯露出來那不是他的原因,是體制和市場的問題。

試問,在全國一盤棋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你一個小小的廠長又能做什麽呢?光是那些條條框框就把你限制的死死的,心裏有再好的想法也沒辦法嘗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