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小魚

傍晚時分,鄭國元這才回到了自己的廠子。

剛進辦公室,脫了大衣還沒等坐下呢,早就等著的老搭档劉德和供銷科長肖強聞聲而來,敲開了他的辦公室門。

“你們還沒下班?”擡頭一看是他們兩個,鄭國元有些詫異問。

“你都沒回來我們怎麽能走?怎麽樣?今天見到姜友興了沒?”劉德笑著問道。

“這老小子和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到處跑關系呢,找了一上午才找著他,中午和他喝了一頓酒,又談了好久,弄完後辦了點其他事這不才回來麽。”鄭國元笑呵呵的接過一旁肖強遞來的煙說道。

“和他談過那事了?這老小子怎麽說?”劉德迫切地追問,肖強也露出了急切的表情。

“這老小子還拉不下臉,說回去考慮考慮給我答復。呵呵,都什麽時候了還擺架子呢,不過依我看八字就差那麽一撇了,不出三天他就得給我電話。”

“好!好啊!”劉德滿面喜事,搓著雙手咧嘴笑了起來,一旁的肖強也是一臉的興奮。

泉林廠和優民廠合作,是他們三人這些天商量的結果,去年鄭國元決定學一分廠搞直供銷售,同時組建一個強有力的銷售團隊和配送團隊後並沒有直接在本地和一分廠碰撞,而是采取了從周邊省市切入的策略。

不得不說鄭國元的眼光不錯,選擇的方向也很正確,隨著他的決策定下後,泉林廠很快就在這些地區站穩了腳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通道。

僅僅小半年的時間,泉林廠就獲利頗豐,銷售額更是達到了歷史從所未有的高度。這讓泉林廠上下歡喜不已,作為廠長的鄭國元更是極為高興。

鄭國元一直都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只是之前限於政策原因,在計劃經濟時代中他所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許多事根本就幹不了,或者說不能幹。

可現在沒這個顧慮了,隨著市場經濟逐步取代計劃經濟,上面也在鼓勵企業搞自身的發展,以適應變化的市場。

正是因為如此,當鄭國元知道一分廠率先改變了原本固有的銷售模式,他很快就敏銳地跟進,並根據實際情況做了調整。

從這點來講鄭國元是成功了,他雖然不是第一個這麽幹的,卻很好地帶領廠子走出了一條發展的道路而且獲得了成效。

去年的成功讓鄭國元看到了壯大廠子的希望,這是他一直想做卻沒做到的事,以前不行,現在有了開放的平台,鄭國元的心思就更活了起來。

不過泉林廠雖然成功,但從泉林廠的體量和底蘊來說遠遠不足,市場這麽大,小小的泉林廠看著肉就在眼前卻吃不下,這讓鄭國元很是苦惱,如果廠子要繼續發展,擴大化生產勢在必行,要不然其他的不說,僅僅只是產量的限制就極大制約了鄭國元後續的發展計劃。

雖然去年賺到了錢,可泉林廠要擴大生產哪裏這麽容易。泉林廠不是一分廠,也不是姜友興的優民廠,相比有著南都作為靠山的一分廠,泉林廠作為一個集團性質的廠子遠遠不如,哪怕連優民廠也比不上。

要擴大生產就要增加流水線,一套流水線價格不菲,靠泉林廠目前的經濟能力是做不到的,至於貸款倒是可以搞,可集體性質企業能搞貸款也貸不到多少錢,比起設備的費用還相差不少。

此外,流水線增加就需要廠房,泉林廠是小廠,地方有限哪裏有多的車間可以設置?這些都是困擾鄭國元的問題,如果按部就班慢慢發展,起碼一年後也就是等到1984年,泉林廠也許才有自己發展的實力,可一年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一年裏會發生些什麽誰能想象得到?商場就是戰場,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其他廠子也不是傻子,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難道他們不會做出改變?

為了快速發展,鄭國元就把目光盯上了姜友興的優民廠。

原本在去年的時候鄭國元就暗暗打過這個主意,不過那時候時機並未成熟,優民廠當時效益雖然不好,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加上優民廠的廠長是姜友興,鄭國元太知道姜友興是什麽樣的人了,那時候去找他談非得被他轟出去不可。

不過姜友興學一分廠只學了個皮毛,再加上他根本就不懂市場,優民廠的變革失敗是必然的。鄭國元要做的就是等,等待優民廠熬不下去的那天,到時候他就有機會了。

大致和劉德、肖強說了自己和姜友興談事的經過,聽完鄭國元的講述後,劉德他們喜上眉梢,這事肯定成了,只要過幾天姜友興點頭,那麽困擾泉林廠的產量問題就不再是問題,接下來他們就能大展身手了。

“老鄭,我們可得準備準備,等合同一簽,生產那邊就得馬上派人過去。”劉德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