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董事長

合資公司沒再采用南都的名字,根據協商用Starlight公司的諧音起了個新名。

中外合資司特(中國)食品有限公司。

這個公司也算差強人意吧,原本打算用美國發音的司道特的,被宋援朝給否了,英文司道特這個漢字看起來太像一家工業公司了,而不是食品公司,所以最終拿掉了中間字,用了前後兩個字“司特”。

簽字儀式很是隆重,中方由副市長為代表,外資方自然是露絲了。

同時出席的不僅有市局的領導,就連省裏那邊也派人參加以表示重視。反而是南都方面,作為合資主體的中方企業,江大海和顧平兩人卻成了旁觀者,眼睜睜看著熱熱鬧鬧的現場他們反而成了“外人”似的,尤其是當看見簽字完成,雙方文本交換的時候,宋援朝就在主席台不遠滿面笑容鼓掌的時候,心裏很不是滋味。

在正式合資之前,江大海和顧平沒少上下活動,他們打的一樣的算盤,就是打算在一分廠合資後作為中方股東的一員能在這家合資企業中撈點好處。

出於這個目的,他們兩人使了不少關系,希望合資之後能安排人員進入合資企業擔任要職。如果能搞成,不僅在南都的話語權更多了些,還能通過合資企業的利益分配向老對手增加壓力,這是一筆怎麽算都劃算的買賣,沒人面對這種情況不動心。

可惜啊,機關算盡太聰明,江大海和顧平上躥下跳找關系通路子,卻萬萬沒有想到上級對這家合資企業的重視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考慮合資企業的中方人員選擇上更是慎重。

而當江大海和顧平如此表現的時候,自以為能通過這種方式達到目的,可偏偏卻不知道他們的這種作為讓上級領導,尤其是省市的領導異常反感。

在領導看來,合資企業還沒正式成立,作為南都總廠的一二把手就如此熱衷在其中的權利和利益,更不惜明爭暗鬥詆毀對方,私心如此重,這樣的同志怎麽能在合資企業擔任職務呢?哪怕是由他們推薦的人也不行。

把合適的人員名單刪選了一遍,最終宋援朝的名字就入了領導的眼中。

了解了下宋援朝的實際情況,當得知他是京師大學的大學生,在考大學之前就有過在企業當車間主任的工作經歷,立即宋援朝作為候選人就進入了領導的考察對象範圍。

在領導看來,宋援朝有學歷有一線工作經驗,而且到了南都後從不拉幫結派,更不摻和江大海和顧平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

尤其是當南都方面讓他負責一分廠工作後,宋援朝明明知道一分廠的情況卻沒有知難而退,反而挺身而出,在短短的幾個月裏就把之前那個半死不活的破廠子玩出了花樣,一舉扭轉了一分廠連年虧損的局面。

特別是剛剛上市的新品,據說就是宋援朝力排眾議上馬的,現在這個新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特別好,這些都是宋援朝的功勞。

除了產品和銷售上下功夫外,宋援朝同志還提拔任用了不少能做實事的幹部,比如現在一分廠的副廠長佘亮同志就是如此。

這位佘亮同志在南都總廠幹了近二十年了,多次評為先進生產者,雖然有能力有技術也能服眾,可偏偏因為眼裏揉不進砂子去,再加上脾氣不太好經常頂撞領導,一直就是一個小小的班組長。

可就這麽一個人在宋援朝手上卻發光發熱,到了一分廠後佘亮同志作為負責生產的副廠長工作做的非常出色,這也是一分廠能扭轉之前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身能力強,也能用人,更重要的是宋援朝同志堅持原則,覺悟高,當派去和他談話的同志回來匯報宋援朝的情況,並給予了極高評價後,領導就下定了決心讓宋援朝同志來擔任中方董事長這個重要職務。

當宋援朝作為中方人員的報告由局裏報上去後,上面很快就同意了局裏的意見,並且正式下文調整宋援朝的工作。

就這樣,宋援朝搖身一變就成了剛剛成立的中外合資司特(中國)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由於省市對這家新成立的合資公司重視,鑒於宋援朝目前的行政級別為正科級副廠長,考慮到南都的行政級別,還給宋援朝提了一級。

看著宋援朝滿面春風地站在台上,而自己卻只能在下面旁觀,江大海心裏很不是味,尤其是見宋援朝鼓掌後,副市長熱情地和他握手的時候,江大海更是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誰想身邊同樣傳來相同的冷哼聲,江大海下意識目光望去,恰好和同樣向自己望來的顧平的目光碰在了一起。

“要不是你顧平(江大海)上躥下跳亂折騰,怎麽會給宋援朝這年輕人占了便宜?”兩人心裏同時閃過這個念頭,緊接著又冷哼了一聲,扭頭一個向左一個向右,相互不理對方,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兩口子鬧別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