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先生

這件事張建國一直憋在心裏,原本他不想說的,可喝了酒後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聽完張建國的話,宋援朝皺起了眉頭。

車隊和企業不一樣,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的物流公司,車隊這個概念一般都屬於企業內部的,或者包括交通部門下屬。

張建國的車隊從準確來說如今已不是單一的運輸業務了,還包括很大一部分倉儲業務,從這點來講這家公司已有了後世物流公司的大部分職能。

在建立這個車隊最初,宋援朝給張建國出了個主意,就是掛靠在騰飛廠名下,作為騰飛廠下屬車隊接攬業務。可後來騰飛廠不是改為國企了麽?車隊就在改制前提前剝離了出來,那時候鵬城那邊的盛華廠還不知道在哪裏呢,為了車隊的注冊和經營,就成了集體性質的企業。

其實這個車隊要說集體倒也沒錯,因為最初車隊建立的時候就是以張建國領頭,然後再拉了些朋友一起搞起來的。雖然張建國出的錢最多,花的精力也最大,但在車隊內部還是有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隨著車隊的業務逐步擴大,張建國還陸續接納了自己帶車的司機,這些司機和車隊本有的車輛、司機組成了目前車隊的結構。

從車隊建立到現在轉眼已不少時間了,這兩年來車隊的業務發展非常快,規模也越來越大。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正如張建國說的那樣,當年能共患難,一起齊心合力打天下的老兄弟現在卻不能共富貴。

現在車隊的效益非常好,業務蒸蒸日上,按承包責任的簽訂,張建國拿了大頭,可他同樣也沒虧待下面的人,雖然這些人整體收入不如張建國,可相比以前而言,他們目前的收入可是之前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可現在這些人聯合起來要把張建國搞下台,理由也很正當,那就是拿車隊的企業性質來說話。

既然車隊是集體企業,那麽大家都是集體一份子,也都有份,張建國一個人賺的錢比他們幾個人加起來還多,這怎麽能行呢?當初所謂的承包責任簽訂根本就不合理,他們作為集體中一員完全有理由提出質疑,要求對車隊在經營和利益各方面的分配重新劃分。

用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你張建國憑什麽拿這麽多?你說這個車隊你出錢出力最多?有證據麽?營業執照上寫的明明白白,這可是集體企業,你這個總經理只是承包責任人而已,既然當初的規矩不合理,那麽就應該用合理的規則來替代,要麽你張建國把自己多拿的部分給大夥分分,要麽承包責任書就重新簽訂,甚至換別人來當這個總經理。

這些日子,張建國既要經營車隊,又要和這些人鬥智鬥勇據理力爭,可問題在於企業的性質就擺在那邊,再加上隨著這些眼紅的人在下面挑唆,車隊內部認為張建國承包不合理的人越來越多,這讓張建國又氣又惱。

“目前還沒有成立私人企業的政策,要注冊私人企業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宋援朝對張建國如此說道。

改革開放後,私人企業注冊如果宋援朝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1984年這一年裏,經國務院批準,國內第一家私人企業注冊成功,從而拉開了私人企業在國內的出現的序幕。

如今才1982年年底,離1984年還有整整一年多呢,而且1984年第一家私人企業之所以能注冊成功是有特殊原因的,並非簡簡單單地遞交申請批準注冊那樣,時機未到你再想辦法也不可能。

張建國眼中的期盼隨著宋援朝的這句話暗淡下去,心裏還是有點不甘地又問了一句:“真的注冊不了?”

宋援朝搖搖頭,把目光投向一旁的羅陽,羅陽會意接過話,他向張建國解釋了下目前政策的一些規定,並且告訴他宋援朝說的沒錯,現在對私人企業的注冊還沒開放,上面也沒有這個風聲,所以想注冊私人企業是根本不可能的。

羅陽的身份張建國是知道的,他和宋援朝都這麽說,張建國不能不信。

搖了搖頭,張建國突然恨恨道:“這幫赤佬算盤打的好,想把車隊弄到他們手裏簡直就是做夢!他們也不想想老子在車隊付出多少精力,起早貪黑好不容易才把車隊搞成現在這樣,他們現在拿了錢還打算吃現成?一腳把老子踢走?想得美!大不了老子一拍兩散,不幹了!反正這兩年錢也賺了不少了,放銀行裏吃利息也夠老子吃一輩子。”

“張叔,不至於不至於。”羅陽在一旁勸道:“這個事也沒到你說的程度,車隊的承包經營可是有協議的,在協議沒到之前誰都沒辦法把車隊從你手裏搶走。當然了,他們找人托關系,用一些手段來逼你,就是想讓你自己退出。不就是找關系麽?這個你放心,這件事包我身上,關系我來幫你找,我倒要看看誰的關系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