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星光

應安妮坦然告訴了宋援朝這件事,並為當時的冒昧而道歉。

對此宋援朝不以為然地擺擺手,笑著說這算那門子冒昧,原本應安妮就是好意,何況關於盛華的事她當時也不知道呀。

“對了宋大哥,我有些不明白,你明明在香江有這麽大的生意為什麽不去那邊發展呢?我聽姐姐和姐夫都說盛華能搞起來,能達到現在的規模都是你的功勞,既然如此你就算不習慣香江那邊的生活,去鵬城也是一樣呀,可偏偏選擇了這裏當一個小小的副廠長?”

應安妮的問題讓宋援朝沉思,他默默從口袋裏掏出煙,剛想從裏面取一支這才想起面前坐的是一個女孩子。

當著女孩子的面抽煙是不合適的,可還沒等他把煙塞回去,應安妮卻直接從邊上去了個空罐頭過來放在宋援朝的面前,笑著對他點了點頭。

笑笑,宋援朝點上一支煙,這才說道:“你這話其實說的也沒錯,按理說我應該去香江或者鵬城,畢竟盛華是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建起來的,它就和我的孩子一樣,從當初的初建時的弱小到後來的發展成長,如今已經成為一家頗有規模的公司了。”

“但是有些情況你不了解,在之前其實你也說過,雖然你是在美國出生,也在美國長大,可身上流著卻是我們中國人的血,有些東西是我們骨子裏生以俱來的,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這就是民族。”

“誠然,目前內地是很落後,也遠沒西方國家那麽發達,我們要追趕的有許多,要學習的更多,這個過程是長期的,也是艱難的。”

“從上個世紀鴉片戰爭被迫打開國門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了,在這一百多年裏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遭受了諸多苦難,但卻有無數前赴後繼的先輩們為了改變它做出了想象不到的努力和犧牲,甚至包括他們的生命……”

“留在內地,而不去香江是我個人的選擇,因為我相信內地很快會有所改變,你在國外不了解內地的情況,作為我們這些人對於這些年的變化深有感觸。國家現在開放了,正在不斷發展,也不斷進步。我們處在這個年代是幸運的,因為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作為無數人中的一份子,我怎麽會錯過這個機會呢?”

宋援朝的這番話對於應安妮來說有些她能理解,有些卻理解不了。這並不是她的智商問題,關鍵在於她並不是在國內出生和長大的,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對於一些感觸遠沒有宋援朝來得深。

但就算這樣,應安妮還是表示理解宋援朝的選擇。西方有一句諺語“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把這句話變一下,換成“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尊重你的選擇”也是一樣的。

默默地思索片刻,應安妮點點頭,接受了宋援朝的這個解釋,同時又道:“從香江回家後我把老家的情況和我父親詳細說了,當他知道姐姐在的時候高興地不行,如果不是因為身體不便他甚至想親自去香江看看姐姐呢。”

“在美國,我給姐姐打了電話,父親在電話裏和她說了好久好久,姐姐答應等孩子再大些就帶著侄女一起去美國探望他老人家,我父親聽了非常高興,一連幾天都是笑呵呵的……”

應安妮向宋援朝講述著她回到美國的情況,宋援朝認真聽著,心裏也為應安妮和她父親高興。

等說完了這事,應安妮道:“按照我本來的計劃,我是打算回去後就開始準備進入一家公司工作,可上一次內地之行和在香江見了姐姐後,回到家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未來的我究竟要做些什麽。”

說到這,應安妮的目光朝著宋援朝那邊望去,眼中帶著自信和期待。

“你知道,我在大學讀的就是商業,家裏的生意我從小也一直接觸,如果我願意的話我完全可以不用靠自己去找工作,直接和大哥說一聲在自己家的企業找個職位就行了。”

“不過我不喜歡這樣做,因為這不是我自己的事業,也許是一個女孩子的任性吧,雖然我知道靠自己的努力失敗的可能遠比成功更大,可不試一試又怎麽能知道結果呢?”

“你的意思是……?”聽到這,宋援朝似乎有些明白了應安妮的想法,他略有意外地問。

“我這次回來之前在美國注冊了一家公司,然後又先去了香江,在姐姐的幫助下在香江那邊注冊了一家分公司。這一次和上次不一樣,上次我是作為一個旅客來的,而這一次是作為一個外資商人來的。”

“宋大哥,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你的眼光和能力更是我見過的商人中最厲害的,雖然我不了解內地的市場,但既然你有這樣的信心,那麽我也想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在這片我們自己的土壤中做出點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