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接人

這些日子宋援朝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要改變南都必須從實質上進行改變,而這個實質就是他和林道遠所說的內容。

其實除去合資外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承包。

承包責任制,這是改革開放初期一個很有特色的政策,首先從農村開始,之後逐步發展到其他地區和行業。

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對於企業的改革有一句很形象的話,那就是“一改就靈,一包就活”。

其中的包指的就是承包,但這種模式在初期還行得通,那是因為市場的需求極大,市場方面大多還是賣方市場。可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無數企業相應而生,市場逐步開始進入激烈化狀態,不可避免的就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這樣一來最初這些簡單的方式就不靈了。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外來資本的逐利,不管說的再好聽,資本的本質是不變的,外來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的目的無非就是追逐利益,而廣闊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正是他們目前最為迫切需求的。

這些都是資本的本質所決定的一切,在之前宋援朝和林道遠仔細探討過這方面的情況,也提出了一些觀點和看法。

要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樣如果瞻前顧後也是不行的。

權衡考慮,宋援朝放棄了承包,選擇了合資,這麽選擇這也從個人和企業兩個角度出發。

對於這點,林道遠心裏也清楚,但他沒有明確表態,只是告訴宋援朝這件他需要再想想,到了金陵等了解具體情況後再做決定。

一晃就到了離開的日子,宋援朝依依不舍告別了林燕和孩子,在林燕同樣不舍的叮囑下踏上了南歸的火車。

這次回去是和林道遠一起走的,同行的還有林道遠的秘書小邵。

原本這一次林道遠下地方前是打算給小邵提前安排一個職務,小邵跟了林道遠多年了,級別早就到了副處,工作能力又很強,為人可靠,無論在部委或者地方給他安排一個處級的職務都不難。

可是小邵拒絕了林道遠的安排,他對林道遠說老領導要下地方身邊沒自己人可不行,所以他願意繼續跟著林道遠一起去地方,等在地方站穩了腳跟再考慮自己的工作安排也不遲。

由於這個原因,林道遠考慮後答應了他的請求,所以把小邵的關系也從計委轉到了地方,跟著他一起上任。

三人的票是一起買的,一個軟臥正好,這間軟臥裏也沒其他外人。

一路很是順利地來到了金陵,列車到站,和小邵一起幫林道遠提著行李走出車廂,宋援朝頓時一愣,因為他在站台看到了幾個身穿中山裝的人在不遠處,這些人一看就是當幹部的氣度不凡。

當林道遠跟在宋援朝後面下了火車的瞬間,那幾個人眼睛同時一亮,急急就朝這邊快步走了過來。

“林書記?”

帶頭的一個中年男子來到林道遠面前,帶著七分熱情三分詢問。

“我是林道遠,您是……?”

林道遠的目光在來人的身上打量著開口詢問。

“林書記,我是辦公廳主任彭紀華,您叫我小彭就行了,受姜書記的委派特意和同志們來接您……”

“您好,彭主任,辛苦同志們了。”林道遠露出微笑,伸手和彭紀華握了握,接著在彭紀華的介紹下和到來的幾個同志見了面,大家簡單說了幾句話。

“林書記,車就在那邊,我們先上車吧,您的住處姜書記已經給您安排好了……”順著彭紀華的手指方向望去,林道遠就看見有幾輛車正停在站台不遠處,不由得微微皺起眉頭。

不過很快林道遠的眉頭就舒展開來,他對彭紀華說非常感謝姜書記的安排,既然已經準備好了那就先去住的地方,等安頓下來後他就親自去拜訪姜書記。

說著,眾人擁躉林道遠朝著車子那邊走去,宋援朝也不說話,和小邵一起提著行李跟了過去,到了車子那邊林道遠回頭對宋援朝說道:“你先回去忙吧,等我這邊安頓好讓小邵再給你電話。”

一旁的小邵笑著對宋援朝微微點頭,宋援朝明白林道遠意思也不多說什麽,放下行李後就先行離開了。

“林書記,剛才那位是……?”一旁的彭紀華最初以為宋援朝和小邵都是林道遠的秘書或者工作人員之類,可剛才林道遠對宋援朝說的那句話卻讓他有些疑惑了,如果是秘書什麽的人員按理說應該和林道遠一起走呀,怎麽就這樣把人打發了呢?這個年輕人無論從穿著還是氣質都不一般,那這人究竟是誰呢?

“哦,沒什麽,我一個晚輩,這次一起順道來的金陵。”林道遠也沒說宋援朝的身份,只是簡單地解釋了一句,隨後就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