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雄心

泉林食品廠廠長辦公室。

鄭國元、趙德、肖強三個人心情很是不錯,隨著市場局面的打開,僅僅半個月的時間泉林廠就徹底解決了產品滯銷問題,而且還在郊縣和周邊地區站穩了腳跟。

目前,馬城和京口兩市的銷售額節節上升,再加上郊縣的銷售情況一片大好,泉林廠的三位領導快樂並痛苦著。

快樂的是隨著銷售的好轉,之前滯銷的產品已不再是困擾他們的問題,一車車產品從倉庫運出去,隨著渠道進入各銷售終端,再由銷售終端到了顧客的手裏,從而轉變成實實在在的利潤返回到廠裏。

至於痛苦,同樣是這個原因,泉林廠並不是什麽大廠,在金陵各飲料廠裏從生產規模來講僅僅只是屬於普普通通,就算每天加班加點三班倒產量也是有限,看著巨大的市場就放在那邊,卻因為產量的不足無法獲得更多的效益,這怎麽不讓人痛苦呢?

“老鄭,我計算過了,最多再一個星期我們的庫存就跟不上銷售了,這個事你看……”

鄭國元嘆了口氣,搖頭道:“跟不上就跟不上吧,多大的胃口吃多大的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現在算是體會到南都一分廠的糾結了,當初我們這麽幹的時候還擔心南都那邊有想法,甚至和我們針鋒相對搞摩擦。看來他們比我們更早體會到這種感覺,不是不想占這些地盤,是根本沒這個能力啊!”

“你說的對,當初你就提過這個看法,看來當時判斷一點都沒錯。”肖強在一旁點頭附和。

“老肖,供銷這邊還不能放松,打下來的地盤必須給我牢牢守住。”鄭國元對肖強交代了一句,轉而對趙德道:“老趙呀,你再琢磨琢磨我們廠子的產量怎麽才能擴大化?現在這個情況我看著心急。”

“呵呵,我也心急呢。”趙德笑著先說了一句,接著道:“產量的問題我考慮過了,我們的設備有限,僅靠三班倒停人不停機的方式再怎麽樣也提不上去多少了,而且就算能提上去這幅度也不多,而且設備雖然不像人需要吃飯睡覺,但長時間的滿負荷運轉一旦出點問題也是大麻煩。所以我覺得要擴大產量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上新的流水線,這樣才是治本的辦法。”

鄭國元點點頭,趙德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裏,產量的擴大如今是勢在必行了,如果因為產量的原因導致泉林廠失去這個巨大的市場,那麽他就是錯過泉林廠發展契機的罪人。

可要擴大產量就必須上馬新的流水線,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泉林廠之前效益還算不錯,可作為一家成立了近三十年的老廠子,泉林廠的負擔也不輕。

這些年來,雖然鄭國元一直都在努力,可限於之前的計劃經濟原因再加上泉林廠的級別、規模,泉林廠一直都沒有遇到發展的機會。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泉林廠每年除了上繳利潤外,還要承擔全廠在職和退休職工的工資、勞保等,根本就攢不下什麽錢來。

而現在隨著改革開放的進步,市場經濟開始取代計劃經濟,通過這一次事件鄭國元突然發現了原來經營企業並非是他原來想象中的那樣,不僅要做好企業內部的管理搞好生產,還要在針對市場采取多方面的策略,調整固有的思路,打開眼界,才能找到正確的發展道路。

從目前泉林廠的資金來看上馬新的流水線根本沒這個可能,因為一條流水線可要不少錢,哪怕泉林廠目前銷售大幅度好轉,可要想靠自己等到湊夠了錢黃花菜都涼了。

“老肖,我記得你有個親戚是我們區信用社的主任吧?”鄭國元突然對肖強問道。

“我二表舅家老大的,算是我表哥吧,老鄭你怎麽問起這個了?難道是打算……?”

鄭國元點點頭:“要上新的流水線靠我們是不行的,根本就沒這個能力。唯一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向上級申請,可這種事你們也知道,上級會不會同意,又能批下來多少錢,這個誰都不能保證。而且那些婆婆的辦事效率大家都清楚,一件事反復研究來研究去,光這個會就得開好幾次……”

鄭國元的話讓兩人連連點頭,都是體制內的人誰不知道呀,的確如鄭國元說的這樣。

鄭國元繼續道:“上流水線最關鍵就是資金問題,解決了資金就解決了主要問題。我們自己現在沒這個能力,上級那邊恐怕也靠不住,所以還得從其他方面想辦法。”

望向肖強,鄭國元說道:“老肖你盡快和你那位表哥聯系一下,問問能不能從信用證貸一筆款子,至於貸多少錢,老趙,你和老肖這幾天算一下購買流水線的費用,再看看我們賬面的資金大概能籌集到多少,爭取這周把方案拿出來,把這個事落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