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教訓

“對不起三哥,我犯了驕傲自滿和輕敵大意的嚴重錯誤,因為之前的銷售局面打開的不錯,一時間忘記了你和我說的話,商場就是戰場,渠道為王,這些話我雖然聽明白了,卻沒有牢牢記在心裏。其他的我就不多解釋了,錯了就錯了,你嚴厲批評我吧,就算是撤我的職我也沒二話。”

孫耀良耷拉著腦袋對宋援朝承認錯誤,態度非常誠懇,看著他一天跑下來一副灰頭土臉狼狽的樣子,宋援朝心裏不由得嘆了一聲。

孫耀良是一個人才,他不僅是老供銷出身,還有在京師大學的高學歷,再加上大學幾年裏他又在大柵欄幫著羅陽一起做買賣,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自孫耀良來到金陵後幫了宋援朝不少忙,可以說如果沒有孫耀良,一分廠的銷售要這麽快打開局面根本就不現實的。

雖然許多事宋援朝也可以做,但他作為一個總廠的副廠長負責一分廠的全面工作,根本就抽不出身來去做銷售具體工作。何況術有專攻,如果論戰略大方向的話,宋援朝絕對是這個時代具有最出色的商業戰略眼光的人,而且對於具體方案實施也能說個頭頭是道。

可要論銷售這方面的實戰,恐怕宋援朝就不如孫耀良了,畢竟孫耀良在這方面才是真正的專業人士。

理論和實際是有區別的,宋援朝雖然也能幹銷售,但他心裏很清楚自己親自上陣做事是沒問題,但要做到孫耀良這種程度並不容易。所以從這點來說,孫耀良是宋援朝的得力助手,只支撐起整個一分廠銷售的大將。

在這件事上孫耀良因為大意吃了個暗虧,一不留神就給泉林廠鉆了空子。這點的確是孫耀良的失責,但在宋援朝看來這樣的錯誤其實並不嚴重,孫耀良在這次吃虧也不算是壞事,吃一塹長一智嘛,有了這個教訓反而是個好事。

“目前學我們的廠家有多少?就泉林廠一家?”宋援朝開口問。

“這個我還得去查一下,因為時間緊我今天就跑了西南郊區和馬城兩個地方,其他的地方還沒來得及去看。不過根據我跑下來的情況來看,應該就泉林廠一家,可接下來會不會有其他廠跟進就難說了。”

宋援朝想了想點點頭,孫耀良說的沒錯,他今天跑了一天市場結果擺在那邊,假如跟進的廠家不止泉林廠的話,市場上應該有所反饋。既然沒有反饋那麽目前也就泉林一家,但這種事誰都沒辦法保證,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廠家很快也能反應過來,等到那時候市場的爭奪恐怕更為激烈。

“泉林廠的反應很快呀……”宋援朝無不佩服地說了這麽一句,在他的印象裏國有企業的領導們反應都是很慢的,那些坐慣辦公室的許多人還帶有以前大計劃體制下的思路,對於市場的變化根本不怎麽敏銳。

一分廠的銷售策略是七月初正式確定下來的,直供銷售模式也是那時候開始的。

現在僅僅只是八月初,接頭接尾也不過才一個月出頭而已,在這短短不到四十天的時間裏,泉林廠就發現了市場變化,同時也搞清楚了這個變化的源頭,根據實際情況果斷采取了向一分廠學習,用拿來主意直接避開一分廠現有的銷售方向,轉而從其他角度入手,並在如此短時間內就取得了成效,不能不讓人佩服。

“是太快了,我和馬城那邊的人聊過,他們說也就是這幾天剛開始合作的,從時間來推算就是我在鵬城的時候……”孫耀良捏了捏拳頭,心有不甘。

“行了,別這麽一副輸不起的樣子,給老子打起精神來。”見他這個表情宋援朝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商業就是這樣,先機很重要,占到了先機就贏在了起跑線。我們當時拿下市區的煙紙店就是如此,競爭勝負是很正常的,人家也不是瞎子聾子,我們這麽大的動作總會有被人家知道的一天。”

“不過話說回來,泉林廠的反應可比我想象的快了不少,我本以為至少在九月份其他廠家不會這麽快反應過來,也沒有這麽快速度做出針對性的策略。可現在事實告訴我,我還是大意了,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更從來就不缺人才,如果我猜的沒錯,泉林廠的當家人不簡單。”

“泉林廠的廠長叫鄭國元,今年46歲,聽說以前是當老師的。”

“當老師的?他怎麽成了泉林廠的廠長了?”孫耀良的話讓宋援朝一愣,鄭國元是當老師出身?一個教育工作者怎麽變成一家食品廠的廠長了呢?這有些奇怪呀。

“這個不清楚,只是聽說鄭國元之前是一家小學的數學老師,幹了幾年後不知道什麽情況就離開了學校,被調到了泉林廠工作,先是幹的勞資科長吧,後來就成了廠長,幾年前又直接兼了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