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舊車

在一分廠的第一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宋援朝下班前還和嶽山碰了下頭,問了問保衛員的情況,同時也交代了一下接下來工作的重心。

規矩是定下來了,後面的執行力財是重中之重,除去執行力外還有公平和公正的考核,這些都是宋援朝所考慮的,如果做不到那麽他所謂的考核獎懲制度就是一紙空文,弄到最後就是另一種吃大鍋飯的形式。

接下來的幾天宋援朝同樣忙碌,每天第一個到單位,基本也是最後一個走的。一分廠千頭萬緒,許多問題都要一點點理順,虧得他把佘亮三個人弄來,要不然任憑他有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

不過忙歸忙累歸累,一分廠這幾天的改變也是實實在在的,廠裏的風氣逐步在好轉,職工們的精神氣也和往日有所不同,再加上宋援朝向下達了全面恢復生產的命令,之前時不時停工的車間開始開足馬力生產,看著產品從流水線上一瓶瓶的下來,大家的臉上也有了些期待。

除了宋援朝他們忙碌外,廠裏最焦頭爛額的就是供銷員了。

這個叫李家福的老供銷員雖然思想僵化,銷售手段已經不適應目前的市場,可不得不承認老供銷員還是有一定用處的。

其他的不說,就說供銷中的采購這塊吧,李家福幹了這麽多年對於采購渠道這塊經驗沒得說,而且人脈也廣,圈子人頭也熟。

雖然一分廠現在賬面上根本沒什麽錢,可李家福硬是憑著他的面子從幾個老關系那邊弄來了足夠滿足生產的原料,這些原料入廠的時候陶桃親自做了入庫抽檢,檢測結果完全符合質量要求,這讓宋援朝倒是有些意外之喜。

看來每個人都是有各自的作用的,就和李家福一樣,雖然李家福在銷售方面不行,可在采購方面還是能獨當一面的。宋援朝琢磨著在一分廠實施采購和銷售分離制度,從而把供銷的兩部分職能分開,由李家福單獨負責采購,至於銷售一塊另外找人挑。

可找什麽人呢?這個人選宋援朝一直沒有合適的,這些天在廠裏他幾乎和所有職工幹部都見了面,或多或少也聊過幾句,卻一直沒找到讓他眼前一亮能成為一個合格銷售並獨當一面的人才。

人才啊!這是宋援朝急缺的,前世的時候不是有一句話麽?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麽?就是人才!這句話在現在二十世紀甚至每個時間段都是真理。

宋援朝始終沒能找到適合銷售的合適人才,他甚至開始琢磨是不是去總廠那邊尋尋了,畢竟總廠那邊人多,而且還有完整的供銷科,不過從總廠供銷科挖人可不是那麽容易的,總廠供銷科不僅是江大海的地盤,更是顧平一直爭奪的目標,宋援朝如果一頭沖進去挖人,弄不好會同時得罪他們兩個,這可不是宋援朝想看見的結果。

今天是周日,好不容易有了一個休息天,宋援朝卻沒有睡懶覺。

早上和往常一般早早的六點多就起了床,洗漱完畢後宋援朝去巷子口的小攤吃了早點。

早點是兩個包子加根油條再加一碗豆花,宋援朝是鹹黨,豆花必須要吃鹹的,鹵汁澆上去後再放點辣油,撒一把香菜和蝦米,這味道別提有多美了。

吃過了早飯,宋援朝安步當車朝著夫子廟方向走去,他來了金陵這麽多天,住的地方離夫子廟並不遠,可直到現在宋援朝還沒去逛過呢。

今天去夫子廟宋援朝倒不是打算買什麽古董字畫什麽的,主要是夫子廟那邊聽說有個舊貨市場,這個市場每逢周日上午最熱鬧,宋援朝不是一直想買輛自行車麽?買新車需要票券,再說新車買了也惹眼,想來想去宋援朝決定去舊貨市場看看,買一輛車況好些的二手車。

到了夫子廟正是最熱鬧的時候,來舊貨市場的人可不少,宋援朝一路走一路看,不過擺在外面的大多都是些普通的舊貨或者不怎麽樣的古董之類玩意,至於舊車什麽的他卻沒看見。

尋了路人問了問,宋援朝才搞清楚賣舊車不在這邊,在前頭過去一點的一條小巷子。打聽了方向,宋援朝順著路摸了過去,拐了幾個彎終於找到了地方。

說是舊車售賣,可也不算多,僅僅只是五六個鋪子外擺著幾十輛舊車而已。這些舊車的來歷各有不同,新舊不一,見宋援朝停下腳步看著擺在外面的舊車,一個店主上前詢問宋援朝是不是要買車。

“有什麽車況好些的舊車?”宋援朝問道。

“這輛飛鴿不錯,八成新120拿走,這輛鳳凰可是好車,別看沒飛鴿新但是你掂量一下這車的份量,用料紮實著呢,130怎麽樣?還有這輛紅旗七成新,你真想要110便宜點給你……”

店主蠻會做生意的,指著其中幾輛對宋援朝介紹道,宋援朝邊聽著店主介紹邊仔細看著這些車,看了幾眼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