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班底

送走佘亮沒一會兒,辦公室的門又被敲響了。

這一次來的是保衛科的嶽山。

說起嶽山,他也算是宋援朝認識的第一個南都廠的人,那天宋援朝來南都報道,進門的時候就被嶽山給叫住了,還讓他在門衛室填寫了登記表,同時好心給他指點了廠辦的位置。

正是因為這事,宋援朝對嶽山的印象很深,後來嶽山才知道宋援朝是新來的副廠長,再次見到宋援朝後未免稍有些尷尬,畢竟作為保衛科的普通一員,他居然直接把新來的副廠長給攔在了門外,如果換個心眼小的人,恐怕就得對嶽山沒好印象了。

可宋援朝卻不是那種沒度量的人,這種小事他根本就沒放在心裏,何況嶽山他做的也是本職工作,攔住他的時候也沒有絲毫刁難的意思。

小學生都讀過一篇課文,內容說的是弗拉基米爾同志的一件趣事,有一天弗拉基米爾同志帶著警衛員去部隊視察,由於那天弗拉基米爾同志出來匆忙忘記帶證件直接給衛兵攔在了軍營外,任憑警衛員如何向衛兵解釋,嚴格遵守紀律的衛兵就是不肯放行,因為按照條例沒有證件是絕對不能進軍營的。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面對什麽樣的人,紀律就是紀律,紀律是絲毫不打折扣的。

宋援朝雖然不是弗拉基米爾同志那樣的偉人,可宋援朝卻同樣欣賞和那故事裏鐵面無私、堅守原則的衛兵,這個嶽山也是一樣,作為一個保衛科一員,嶽山那天很好地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在工作中也沒有趾高氣揚故意刁難的那種壞習氣。

南都廠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許多管理和制度都已不適合目前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再加上體制的僵化,經營思路的落後,這些都造成了南都沉疴難治的局面。

可就算這樣,南都作為一個大廠在許多地方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其中就是人才濟濟,全廠上下有能力有想法也可用的人其實不少。

比如剛才見的佘亮是一個,現在站在自己面前的嶽山也是一個。

既然宋援朝要正式接手一分廠,沒有自己人是不行的,他必須要盡快在一分廠打開局面,僅憑著開一次會,發一次火,說幾句狠話就能讓一分廠上下服服帖帖?這根本就是白日做夢。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宋援朝不是神仙,一分廠上下一百多號人,這些人裏形形色色的都有,雖然一分廠現在的糟糕局面有著之前廠長賈凡的原因,現在宋援朝直接一腳把賈凡踢走,掃清了接手一分廠的最後障礙後,要想徹底立足腳讓一分廠上下服帖卻不容易。

去了那邊,宋援朝想象得出來自己會遇到些什麽問題,他不得不做些準備,而他的準備就是在總廠調幾個靠得住信得過,而且有能力的人過去,其中佘亮和嶽山就是。

佘亮就不用說了,讓他過去負責生產,把之前賈凡負責的一部生產工作承擔起來,這能給予宋援朝很大的幫助。

畢竟宋援朝不懂食品工藝,他也從來沒幹過這行,在這個行業裏宋援朝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外行。

外行指揮內行,宋援朝可不想給自己在群眾口中落一個這樣的評語,而且他雖然不懂這些,卻懂得如何管理,更明白食品企業在生產上的重要性。

用可用的人,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是宋援朝真正的目的。

有了佘亮在,再加宋援朝目前準備在一分廠建立質量品控體系,也就是實驗室的陶桃負責的這塊,他們兩個在生產和質量方面進行相互配合,那麽這些問題就不需要宋援朝去擔憂了,宋援朝也能從這一塊把精力脫出來,從而轉移到更重要的經營決策方面去。

至於嶽山,他也是要重用的。

一分廠存在的問題遠比南都總廠更嚴重,如果說南都的問題是隱藏在深處,表面上依舊保持的還不錯的話,那麽一分廠從表面上來看已經是一個垂死的病人了。

由於賈凡的不作為或者說瞎折騰,好好的一分廠被他弄的烏煙瘴氣。上面的領導都這樣,下面的職工也就是無所謂了,反正只要工資每個月都能按時領,廠子好壞關自己屁事?

日子嘛,一天是混,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一年也都是混,能混多久就混多久,最好安安穩穩混到退休。

現在一分廠上下許多人的心態恐怕就是這樣的,一個壞的心態養成後,要把風氣扭轉過來不是那麽容易的,除了鐵腕的手段外還需要強力的執行力,再加上適當的引導和利益的趨勢,這些缺一不可。

嶽山的作用當然就是其中之一,宋援朝去一趟一分廠,對一分廠的保衛科人員很不滿意,哪怕兩個保衛科的人在會議那時執行了自己的命令也是一樣。在宋援朝看來,許多事是以小見大的,一分廠散漫的風氣和混亂的管理固然有著賈凡的原因,但保衛科這邊也同樣要承擔一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