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夏葉

這些錄音帶的出品都是太平洋公司一年多中做出的成績,但就算這樣在賀知禮看來這些成績其實並不值得炫耀,因為所有的歌手和歌曲不是早就成名的就是傳唱許久的老歌,太平洋公司僅僅只是再次錄制和整理發行罷了。

而且這些雖然是好歌,卻同時帶著許多鮮明的內地特色,相比港台的那些歌曲來說,這些歌在藝術成分上雖然不低,內容也積極向上,可因為不屬於流行歌曲的類別,唱這些歌專業要求也太高。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歌曲的喜好也更喜歡港台的流行歌曲,相比之下流行歌曲比正統歌曲更受歡迎。

正是這樣的原因太平洋公司一直在試圖改變摸索,從最初簡單地和成名歌手合作,錄制和發行那些老歌好歌外,還意圖學習香江那邊同行的模式來打造屬於真正自己的歌手和特色,從而創造符合潮流的流行歌曲。

但這種事說起來很簡單,可真正要做起來卻是難度非常大的。

一來好的歌手不是那麽容易尋找,現在許多出名或者有前途的歌手只有那些,再加上這些歌手不是有正規的單位就是不屑於唱非傳統的歌曲,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傳統歌手對流行歌曲的看法不一,大部分覺得流行歌曲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歌曲。

二來,好歌也少,由於國內現實因素和人們傳統觀念的所至,許多歌曲家在創作中更注重歌曲的向上意義和教育意義,對於流行歌曲(通俗歌曲)這種不屬於傳統的歌曲是嗤之以鼻的。

就算是在香江,真正的創作者也並不多,許多流行歌曲其實是拿來主義。

從東瀛那邊用東瀛的流行歌曲拿來後重新填詞,改頭換面後給自己的歌手唱,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江的許多歌手或那些流傳很廣的歌曲大部分都是這樣出來的,只是內地因為消息閉塞和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並不清楚。而到二十一世紀後,隨著信息流通的爆發,許多人才搞明白許多從小聽到大的歌曲真正的來歷。

中國內地流行歌曲真正爆發是在1986年,隨著太平洋公司為著名歌手費翔出品了《跨越四海的歌聲》這盒錄音帶(磁帶),再加上費翔第二年年初又登上1987年春晚舞台,在那個冬天裏點燃了一把熊熊火焰後,內地對於流行歌曲的看法才開始得到了巨大的轉變,從而促進了這個行業的飛速發展。

而今天,賀知禮居然在羅陽這聽到了兩首陌生的好歌,這兩首歌雖屬於流行歌曲類別,卻又未有那些遭到強烈批判的流行歌曲所有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歌詞中感情真摯,詞句動人,同時又令人感動和懷念,如果能再多些,甚至讓宋援朝直接為太平洋公司寫歌的話,那麽多好啊!

賀知禮忍不住提出了要認識一下宋援朝的要求,如果能結識這個人,對於太平洋公司的未來非常有幫助,可面對賀知禮的詢問羅陽先是一愣,接著不由得啞然失笑。

搖了搖頭,羅陽直截了當說:“我這個朋友不是專業搞這個的,他也不喜歡在外人面前拋頭露面,所以我只能幫他婉拒了。”

“這……羅先生,不能商量商量麽?如果您這位朋友可以和我們公司合作的話,我們公司給出的條件可是非常優厚的。”賀知禮心中有些失落,但同時也想再爭取一下。

羅陽搖搖頭:“這個事就不用再提了,我很清楚對方的想法,其實不瞞您,在來之前他已經和我特意交代過了,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他的真正身份。”

“這……太可惜了……”賀知禮嘆了口氣,如果對方是普通人的話賀知禮或許會再動之以理曉之以情,可羅陽的身份不同,也許他這個朋友是和羅陽一樣的身份呢,僅僅只是玩票,這樣的話的確請不動人家。

如果讓羅陽知道賀知禮現在的想法估計他都要笑掉大牙了,宋援朝向來特行獨立,別說是賀知禮了,如果有些事宋援朝不願意就連羅陽都說不動他。

況且宋援朝又不缺錢,哪裏看得上太平洋公司這些小錢?雖然羅陽不知道宋援朝有多少錢,又有多少家底,可羅陽可以肯定宋援朝的錢一定比他多得多,至於怎麽來的,其他的不說僅憑大柵欄的買賣宋援朝就沒少賺,何況宋援朝還有其他的生意在手呢。

不去談作詞作曲的事,賀知禮在詢問無果後繼續把話題拉到了正事上。

對於羅琳出錄音帶的事,賀知禮表示沒有問題,兩首歌雖然少些,但再湊幾首出個獨唱歌曲選是可以的。至於其他歌曲,賀知禮已經想好了,就從現在港台流行的歌曲中挑幾首合適的來唱,然後再湊在一起出就是了。

接著就討論起如何湊歌,如何出帶子的具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