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提醒

宋援朝其實已經預料到張建國找他什麽事了,騰飛廠的變動必然會影響到車隊那邊,在和李大琪商量的時候宋援朝就提醒李大琪提前和張建國那邊做好溝通,尤其是在做決定前商量好如何把車隊和騰飛廠剝離。

畢竟車隊現在是掛靠在騰飛廠下面的,從名義上來說也屬於騰飛廠的一部分。不過車隊和廠子不同,從車隊建立起的自有資金包括業務完全是獨立的,所以把車隊從騰飛廠剝離出來還是比較容易。

相比車隊,騰飛廠就沒有這個優勢了。

要知道當初騰飛廠的啟動資金來自於校辦工廠,而廠子裏的老職工包括李大琪、小七等人同樣是由校辦工廠轉到騰飛廠,從這點來說也注定了騰飛廠在原始資金來源和人事關系上和校辦工廠有著千絲萬縷無法徹底切割的關系。

從這點來講,騰飛廠要由集體改制為國有,李大琪的意見雖然重要,可從企業實質方面來看,上級部門假如真的一心插手的話這筆賬根本就算不清,這也是宋援朝勸李大琪壯士斷腕,直接借此脫身,並利用這件事把李家那套房子給拿回來的主要原因。

“大琪都和你說了?”宋援朝問。

“說了,他讓我把車隊馬上重新注冊,直接和廠子分開。而且這個事要辦的快,最好這些天就處理完,等處理完後廠子那邊就……”張建國如此說道,邊說著神色有些黯然,雖然他沒在騰飛廠工作,可因為車隊和廠子的聯系,再加上當初辦公又如此之近,從內心來說已經對騰飛廠有所感情了。

這一年來,騰飛廠的快速發展是他看在眼裏的,可現在李大琪要把廠子交出去,這讓他從內心有些無法接受。在他看來這根本就是瞎胡鬧,好好的一家廠子,集體還是國有這有區別麽?無非就是眼紅騰飛廠的火紅,打著這個旗號意圖趕走李大琪,從而把這塊肥肉弄到自己口袋裏罷了。

張建國可不是李大琪,他在國企也幹了那麽多年了,而且又曾經是小車班的司機,對於那些陽光照不到的黑暗面了解不少。雖然李大琪和張建國說這事的時候有些細節沒詳講,可張建國卻心裏已經明白這是怎麽回事了,對此很是憤憤不平。

“車隊這邊好處理,一開始就是承包性質的,都有正規合同,車輛的所有權也在個人名下。”宋援朝點點頭如是說道:“不過這個事還是要盡快辦,越早越好,目前車隊自行注冊集體企業也不是什麽難事,後續的操作舅舅你可要弄仔細了,別留什麽手尾給人抓到把柄。”

張建國點點頭,宋援朝雖然沒直接回答他之前的問題,但是這些話已經表明了騰飛廠的未來趨勢不可改變。

“哎,好端端的一家廠子,等以後換了領導還不知道什麽樣呢,要是換個不會幹活只會耍心眼的,恐怕以後……”張建國忍不住搖頭。

“這種事避免不了,早點晚點都會出現,現在出這樣的事其實倒也不是件壞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總比以後騰飛廠發展到更大的規模再出這種問題來得好。”宋援朝雖然也有些可惜騰飛廠這個結果,可相比張建國他們卻要平靜許多。

改革開放後,因為政策和歷史原因,這類事的確不少見,尤其是那些由國有或者集體制的企業在當家的領導下飛速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這樣那樣的問題爆發出來不少。

其實道理很簡單,舉個例子,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接手了一家幾乎要破產的企業,然後費盡心血把這家企業救活,並且用了幾年甚至十幾、二十幾年的時間努力把這家企業由小做大,最終成為行業的領頭者。

當企業壯大成這個規模,每年企業獲得的效益和上繳的稅收、利潤數以百萬乃至千萬、上億計的時候,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哪怕初衷再純粹,可面對現在的情況企業家自身會是什麽樣的想法?

換句話說,這家企業完全是靠個人卓越的能力、眼光和心血搞起來的,作為企業的靈魂人物,沒有他也沒有企業的發展和現在的規模。他控制著企業的前進方向和決策,可從企業的產權來說企業卻又不屬於他,無論是國有還是集體,企業家僅僅只是個管理者而已,每月拿的只是微薄的工資,充其量再加一些獎金什麽的。

這些錢加起來比普通職工肯定是多得多,可相比企業所創造的巨大利潤卻是極小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誰的心理會平衡?

想想也是,一年創造數億的利潤,自己卻只拿每年幾萬甚至幾千的工資獎金收入,相比那些外資和私人企業擁有者,其中的差距也實在是太大了。

當人對此有了想法後,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強烈的不滿,從而做出一些從情理上讓人同情,但是從法律上又絕對違法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