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三大問題

宋援朝是一個好聽眾,靜靜聽著林宇航把想說的話全部一吐而快。

聽得出來,林宇航是一個想做事也敢於做事的人,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把八廠內部的士氣提起來,並改變廠內原本那種散漫風氣,憑這點就能看出林宇航的能力之強。

說句實話,宋援朝前世也是當過領導的人,他自然明白這樣的難度有多大。如果換成宋援朝在這麽短時間內是肯定做不到林宇航的成績的,畢竟現在和後世不同,後世開除人是家常便飯,只要符合勞動法,當領導的對職工不滿意隨時可以調崗甚至開除。

而現在,企業端的可都是鐵飯碗,處罰一個職工哪裏有這麽容易的?有些老油子或者一些不聽領導工作安排,平常就不安分的年輕職工很不好整,這也是導致國有企業體制僵化,失去競爭力的原因之一。

也只有林宇航這樣的軍轉幹部才有這樣的魄力的手段,要知道林宇航可是上過戰場出生入死的,連南邊的小鬼子都不怕,他會怕這些?這點讓宋援朝佩服不已。

可管好人是一回事,管理一家企業又是另一回事。

企業的生存關鍵在於效益,沒有效益光靠畫大餅不是長久之計。林宇航很清楚自己的短處,這也是他為之苦惱的,再加上現在已經是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體制了,原本的計劃經濟不斷為市場經濟讓路,從而導致八廠本來的產銷系統在市場改變下面臨困局,這也是林宇航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二哥,您說的這些我都聽明白了,結合您說的這些,我覺得目前你們八廠最重要的問題有三點,我歸類一下您聽聽是不是?”宋援朝開口道,林宇航點起煙認真聽著。

“第一點,是原本僵化的體制和產銷問題,根據八廠以前的運行模式是計劃采購、計劃生產和計劃銷售。”

“沒錯,是這樣的。”林宇航點頭道。

“這種模式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一直運行,可以說是絕大多數企業固有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在全國一盤棋,從高處建甌來對各行各業的產銷進行計劃分配,集中力量辦大事,從而滿足行業和地區的產銷需求。”

宋援朝如此說道,林宇航認真思索了下微微點頭,他雖然不是太明白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區別,但宋援朝用簡單明了的方式闡述,再結合實際林宇航還是能夠理解的。

“這種模式有便利之處,可同樣也有它的先天不足。計劃產銷對於資源調配,市場結構等各方面都具有優勢,可當面臨自由和開放的市場時,這樣的模式就出現問題了。二哥,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國家已經確定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既然要改革開放,就必然會打破原本固有的模式。”

“自前年開始,國家對市場的開發逐漸增強,原本的計劃產銷模式也逐步被開放的市場而取代,雖然從目前來看有限度的計劃產銷依舊存在,但除去一些有關於民生大計或者重要工礦業企業外,普通企業在這點上已在迎接新的市場模式對原本計劃產銷的沖擊。”

“現在,八廠第一個面臨的就是這個問題,說句不好聽的話,八廠在市場的改變開始之初就沒意識到這點,依舊抱守殘缺用原來的模式來應對。就像是一個明明已經長大了的孩子,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而當某天父母讓他獨立的時候,卻依舊想著依靠父母不懂怎麽去面對社會獨立生存,這怎麽能行呢?”

“你說的對,這點我之前隱隱約約也感覺到了,可是感覺歸感覺,卻沒有你說的這麽清楚。真不愧是大學生,這水平和我這種丘八就是不一樣,來來援朝,我敬你一杯。”林宇航佩服地說道,宋援朝這番話讓他心裏的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不少,雖然還未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可憑這些話就值得他對宋援朝感謝。

“二哥,您這說的什麽話,這樣不是把我當外人了?再說,大學生又有什麽了不起的?相比您這樣的戰鬥英雄,您才更讓我值得敬佩!”宋援朝卻沒有拿酒,反而很認真地反駁林宇航的話。

林宇航啞然失笑,頓時點點頭:“對對,二哥說錯了,我向你道歉,不過不管怎麽樣,這酒你必須喝,來!我們幹杯!”

說完,林宇航拿著酒杯和宋援朝的酒杯碰了碰,直接仰頭一飲而盡。

“二哥你們少喝點,援朝下午還有課呢。”一旁的林燕怕林宇航喝多了,輕聲提醒了一句。

林宇航點點頭表示知道了,放下酒杯繼續問:“援朝,你剛才說三點,這是第一點,其他兩點是什麽?”

“第二點是企業的負擔問題。”宋援朝放下酒杯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的企業或者說所有企業的負擔都很重。其他的暫且不說,就說你們八廠吧,剛才您也說了八廠的在職職工是133人,其中辦公室和管理人員接近50人,車間一線職工才8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