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帶禮

今天是除夕,宋援朝中午也特意去了趟電話局,給遠在燕京的林燕打電話問候。

在電話裏,宋援朝告訴林燕自己過了初三就回燕京,林燕問怎麽這麽早就回來,宋援朝笑呵呵地說自己在滬海想她了,所以特意早點回來能見到她。

電話裏的林燕很是開心,和宋援朝說了許多悄悄話兒,這個電話一打就打了半個小時,如果不是排在後面的人催促的話,說不定宋援朝還想繼續聊下去呢。

等付了錢離開電話局,走出大門的時候,外面斷斷續續的鞭炮聲傳入耳中。從昨天開始,許多孩子就口袋裏裝著五顏六色的鞭炮,手裏拿根點燃的棉線或者香在街上玩耍了。

看著這些孩子笑笑鬧鬧,拿著鞭炮互丟玩耍,宋援朝露出微笑站在一旁看著,現在可不是二十一世紀,如今時代過年氣氛濃烈,而且鞭炮聲從年尾響徹到年頭,直至元宵節才漸漸消停。

雖然後世對放鞭炮有諸多非議,比如說容易引起火災,或者空氣汙染什麽的,反正專家找理由隨便一找就是一大堆,看起來都冠冕堂皇有理有據。可在宋援朝看來,這過年不鞭炮還算是過年麽?千年的傳統丟失,弊大於利。至於火災什麽的做好防範就行了,總不能倒洗澡水連著把盆子裏的孩子一起給倒了吧?

濃烈的年味帶來節日的氣氛,相比去年的時候,宋援朝可以說是回到時代後過的第一個新年。

看著街上帶著笑容,喜氣洋洋的行人,再看著那些奔跑戲耍的孩子們,宋援朝仿如隔世。

今天的年夜飯早就安排好了,在張家阿娘家吃。除了張家一家外還有秦正國和應彩霞兩個人。

昨天宋援朝特意向秦正國挑明了他和應彩霞的事,也不知道秦正國和應彩霞表白了沒有,當今天宋援朝看見秦正國和應彩霞之間看似如同平常,當兩人坐下時秦正國卻細心地幫應彩霞扶了下凳子的時候,宋援朝不由得笑了。

無論是秦正國還是應彩霞,他們都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作為朋友的宋援朝自然是希望他們能夠走到一起。

相比秦正國的跳脫,許多時候像個大孩子一般的性格,應彩霞就要穩重許多,而且大戶人家出身的應彩霞氣質出眾,持家勤儉,兩人又知根知底,是秦正國最好不過的伴侶人選。

前世的時候,秦正國成功過,腰纏萬貫富豪一方,身邊的美女走馬燈一般換,屬於許多人所羨慕的對象。

可是他真的幸福麽?在宋援朝看來那些金錢、美女無非是秦正國炫耀的東西而已,在外人看來什麽都不缺的他在感情和家庭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當年秦正國就不會以那種方式了卻自己的生命。而現在,他能和應彩霞走在一起,別的宋援朝不敢說,至少在感情和家庭上會比當年圓滿許多。

年夜飯很是熱鬧,宋援朝坐在張家阿娘身邊照顧,就像是親孫子一樣伺候著她老人家。看著長大了又有了出息的宋援朝,張家阿娘心裏無比欣慰,再看看一桌子的好菜,還有自己的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這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好,作為一個老人見到這哪裏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如果說唯一的遺憾就是林燕不在,不過宋援朝已經早和張家阿娘說好了,等夏天暑假的時候他一定會帶林燕回來一趟,讓張家阿娘好好看看自己為她選的這個孫媳婦。

吃了晚飯,眾人坐在一起笑笑說說,宋援朝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壓歲錢給兩個孩子。

在滬海,壓歲錢可以在年初一給,也可以在大年夜守夜時給,看著兩個孩子早就一副期待雀躍的樣子,笑呵呵的宋援朝索性提前就給了。

誰想到剛給出壓歲錢,宋援朝自己也收到了壓歲錢。是張家阿娘特意給他們包的紅包,宋援朝、秦正國、應彩霞,他們三人一個不落,每人都有一個,錢雖然不多紅包裏只有一毛錢,可這卻讓所有人心中高興不已。

宋援朝原本想推辭,但張家阿娘說的一句話卻讓他無法推辭,按照老人家的話來說,凡是還沒結婚的不管多大都是孩子,作為長輩給壓歲錢必須得收。就這樣,宋援朝他們謝過張家阿娘,收下了這份心意,等半夜十二點臨近,所有人高高興興地出了門,在門口掛起鞭炮放了起來。

此時,整個滬海到處都是爆竹聲在回響,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硫磺味,這就是過年,這就是傳統的年味,看著這一幕宋援朝由衷感慨。

大年初一,宋援朝先給張家阿娘磕頭行禮,然後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去各家登門拜訪。

李大琪家、顧傑家、馬廠長家、周校長家甚至還有張勇那邊,在滬海的長輩、朋友們一一走訪,等到年初二一過,宋援朝就要啟程去燕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