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發簪

掌燈時分剛落了一場陣雨,雖沒過多久就停了,但到底是夏季的暴雨,將庭院中弄得濕漉漉的。

丫鬟牽紅提著燈籠匆匆往後院去,穿過玉圭門時一陣風襲來,一旁蒼翠的玉蘭樹搖擺著灑落了密密麻麻的水珠,落了她一身。

牽紅“哎呀”一聲,拿袖子遮在額前,快步往前跑了幾步。

進了小院,遠遠就見燈火通明的檻窗中映著一個纖弱的身影。

牽紅腳步更快,到房門口,手都擡起了卻又停下,愁苦著臉猶豫了會兒,還是扣了下去。

房門只是虛掩著,應聲而開。

外間只有一個丫鬟守著,見了她輕聲道:“小姐一個人在裏面呢,看著是跟平常沒什麽不一樣。”

她二人皆是姜榆的陪嫁丫鬟,仍習慣性地喊她小姐。

“怎麽可能沒事。”牽紅的聲音也很低,朝裏間瞧了一眼,道,“其他丫頭呢?”

丫鬟道:“小姐讓人全都回去歇著了。”

牽紅點點頭,讓她在外面守著,自己掀開垂簾進去了。

姜榆正對著燭燈看書,神色專注,聽見動靜,長睫微擡,露出一雙水波瀲灩的眼眸。

牽紅被她看著,艱難開口:“小姐,二少爺讓人傳話來,說姑爺喝醉了,非要讓你去前院扶他……”

時間雖已晚,姜榆卻還是衣衫整齊,熏黃燭火下周身攏著一層薄霧似的,朦朦朧朧,聲音也柔柔的,道:“嗯,我這就去。”

她放下手中書,卻並未直接向外,而是幾步到了梳妝台前,對著銅鏡照了照頰上的胭脂,再擡手將發間的累絲纏花的牡丹金簪松了松,這才斂著衣袖起了身。

牽紅見她真的要去,忍不住道:“小姐,你這是何苦呢,明知道二少爺是有意為難你,還不如找個借口,讓下人將姑爺擡回來……”

“沒事的呀,早晚都要面對的。”姜榆朝她微微笑著,“早點見了,省得以後出醜。”

她款步到了門口,撿起牽紅放下的燈籠,回眸對著欲言又止的兩個丫鬟,道:“去給夫君準備醒酒湯,不用跟著我了,我一個人可以的。”

牽紅眼看著她移步向外,心中酸澀難忍。

這還要從前幾日說起,數日前,東征大軍班師回朝,其中最風光的要數將軍林旗。

林家祖上是出了名的武將,有從龍之功,老皇帝登基後對武將心有忌憚,林家老祖機□□動交了兵權,專心在家含飴弄孫。也因此,林家免遭了兔死狗烹的結局。

國泰民安了數十年,直到三年前,東面兩個外邦突然同時發難,長驅直入,接連侵占大殷朝六座城池,抗敵的主將都被生擒了三個,滿朝嘩然。

朝中武將稀缺,除了年近六十的趙老將軍,竟然無人能領軍上陣。

最後還是國子監的先生向皇帝進言,認為林家林旗飽讀兵書,有其先祖風範,或可隨趙老將軍上陣殺敵。

彼時,林家父母初逝,林旗便是那時臨危受命,跟著趙老將軍去了戰場。唯幼妹林玖,年僅七歲,被托付給了家中老仆。

三年時間,林旗數次領兵突襲,斬殺敵將無數,名字響徹邊關。

如今敵邦俯首稱臣,願每年進奉珠寶馬匹等換取安寧。東征大軍風光回朝,林旗居功至偉,成了京中新貴,前去林家拜訪的權貴們幾乎要將林家門檻踩破。

距離林旗回京至今已過去了十余日,今日是平昌侯府的二公子周意辰,在府中設宴款待林大將軍,而姜榆的夫君周三公子也是要去作陪的。

周三公子全名周明夜,自幼體弱多病,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平日裏甚少飲酒。

按理說不該喊他去前廳待客的,奈何這周二、三公子不合,周意辰分明就是有意為難周明夜。

而牽紅不想姜榆去前院扶周明夜,則是因為姜榆少時曾與林旗有過婚約。

林旗率軍東去沒幾個月,姜榆意外與周明夜有了肌膚之親,被迫嫁進了明昌侯府。

周意辰故意灌醉周明夜,又讓姜榆去前廳扶他,是有意引這對曾經的未婚夫妻相見。

一個晚宴,惡心了三個人。

牽紅不明白周明夜為什麽不找個借口推拒了,姜榆又為什麽一定要去,她苦著臉愁了會兒,嘆氣熬醒酒湯藥去了。

姜榆卻是一點兒也不覺得為難的,她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捏著裙角,小心翼翼地跨過了一處積水。

出了小院不遠,碰上了府中幾個丫鬟,丫鬟要幫她拿燈籠,被她溫柔拒絕了。

一路到了前廳,廳門洞開,裏面燈火通明,隔著一段距離,都能聽見談笑聲和弦樂聲,聽著氣氛很好。

姜榆在外面站了片刻,在丫鬟們端著盤子出來時將燈籠遞了過去,而後壓著心口長舒一口氣,擡步進去了。

廳門口守著的丫鬟已傳了話,姜榆一進去,便聽到周意辰的聲音,“弟妹來了?快把三弟扶回去,今日的事都怪我,不該讓他多飲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