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

今日除了觀看軍械監新試制的一批鐵脊弩試射情況外,徐懷邀集司空府的主要將臣,主要還是他想在泌陽與襄陽之間修建一條大道,進一步提高泌陽與襄陽之間的交通運輸能力。

除了還都襄陽,司空府常駐泌陽外,依托襄陽、泌陽外圍的山地水力資源,發展紡織、冶煉等工造業,以及伏牛山南麓以發展煤鐵冶煉、器械鑄制、瓷器燒制為主的雲陽,將構成帝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鐵三角。

以往三地間的聯系,除了不斷整治、拓寬唐白河的水道,改善航運條件外,近年來還對縱橫交錯於南陽諸縣的驛道也進行持續的擴寬改造,甚至不計成本修建多座鐵橋,替代舊有的浮渡,用來提高陸路通行效率。

然而還都襄陽之後,又隨著泌陽、雲陽等地的工造業日益發展,三地之間的聯絡越發密切,雲陽與泌陽、襄陽之間客觀上需要建造一條更高等級的驛道,或者說是主幹道,去進一步降低通行成本。

泌陽往北,經方城至位於澧水之畔的蔡州葉縣,也迫切需要一條高等級的主幹道,降減北上物資的運輸成本。

大越立朝一百五六十年,以位於河淮平原北部的汴梁為都,除了依賴蔡汴等河船運外,也有大量滿載超過三五十石的大車,往來周邊諸城運輸貨物,彌補船運的不足。

京襄發展煤鐵冶煉,出於礦石運輸的要求,也一直致力改進重載牛馬車的技術水準。

不過,當世這種重載大車,即便采用更精密的四輪及轉向結構,在裝載貨物之後,通常也需要八到十二匹牛馬拉拽而行,甚至滿載速度也極其緩慢,一日差不多只能行進三四十裏。

限制最大的,並不是當世的重載馬車技術不過關,而是傳統的驛道主要采用三合土進行夯實,通行條件非常有限。

傳統的驛道不僅雨水天氣會泥濘不堪,大小牛馬車軋出來的車轍,常常令驛路變得崎嶇不堪,甚至不可避免。

以往縣一級衙署憑借著一兩百、二三百孱弱廂軍,承擔絕大多數的公共設施建設與維護重任,也沒有辦法令驛道時刻保持堅固、平整。

平原地區都有這麽大的限制,就更不要想在山地地區推廣這種重載馬車了。

因此千百年來雖然都有重載大車用於運輸,但並沒有什麽影響力,都遠不如獨輪車受世人歡迎。

泌陽與襄陽、雲陽之間,想要突破現有的陸路運輸瓶頸,不斷推動重載馬車技術的發展還是其次,更主要、最核心的還是道路升級改造。

隨著水力器械的發展與推廣,司空府也早就具備了給道路升級的技術條件。

大規模采用水力碎礦機,在臨近河道的采石場,低成本的制備碎石作為鋪路的骨料,是將傳統的驛道升級為砂石路的必要技術條件。

當然了,要在泌陽與襄陽之間修一條長逾二百五十裏、供重載馬車通行的砂石幹道,成本依舊是高得驚人。

雖說雲陽等地的山地礦區,除了枕木軌道外,也早就采用煤渣、碎石修路,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在平原地區大規模修建砂石路,還沒有先例。

因此長史院遵照徐懷的指示,年前就先在泌陽與軍械監試驗場之間修了一條十數裏長的試驗性砂石路,同時還督促軍械監不斷研制新的重載馬車技術,現在到了驗收前期成果的時候了。

當然,工造司與軍械監這時候敢將成果展現給徐懷看,自然是已經取得相當耀眼的成績了。

以精鐵鍛件為主的重載馬車,在結構上進一步做出改良,差速齒輪的應用,也使得重載馬車更便於駕馭,通行於砂石路,不僅將滿載行駛速度提高近三倍,還將馭車的馱馬縮減到四匹。

相比較傳統的車路系統,新的重載馬車加砂石路,一下子將通行效率提高到六到八倍,無論放到哪裏,都可以說是跨越式的革新。

眾人先乘坐新式馬車,在試驗場兜了幾圈,之後又從試驗場乘車經砂石路上平穩行駛返回泌陽城。

這次乘車之輕便、舒適、快捷,令眾人嘖嘖叫絕。

以往乘坐馬車,一天之間從泌陽趕到襄陽,也不是做不到。

不過,那是完全不考慮馬車的損耗——除了沿途需要多次更換馬匹外,再精壯的漢子走這一趟,也得脫層皮。

像徐懷他們前往襄陽,也是寧可乘馬,也絕不願坐車的。

當世坐車只適合緩行,一天行五六十裏是最舒適的乘車距離。

正常來說,從泌陽乘坐馬車趕到襄陽,要分作四到五天的行程。

要是載貨,則要分作七到八天的行程——這個速度,都要比船運還慢了。

然而唐白河的水道還是淺窄了。

現在每年單上千萬件的瓷器,上億斤的鐵料(含鍛鑄件)、數百萬匹棉布,再加上茶葉、紙張、染料等大宗商貨,要經唐白河南下漢水,就已經叫此時的唐白河水道不堪重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