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2/2頁)

徐懷請景王趙湍私下寫信給胡楷,諸事征求胡楷的意見與首肯,更主要是體現出對胡楷的尊重。

徐懷在議和派官員那裏,早就落下桀驁不馴、居心叵測的印象難以磨滅,甚至王番、王孔、鄭壽等人對徐懷的意見都很深,特別是這次叩宮嘯鬧之事,更是犯忌之事。

徐懷現在更需要在景王、胡楷等人面前注意姿態,以免大事未成,他們內部卻生了間隙。

而景王趙湍寫信過去,胡楷那邊首肯的話,只需要保持沉默不作阻攔,雙方就算是在渡河之事達成默契。

“胡渝、楊祁業要如何安排?”錢尚端遲疑的問道。

胡渝、楊祁業受胡楷之命增援鞏縣,此時還留在景王趙湍帳前效力,他們所領的蔡州兵也陸續擴充到四百余眾。

景王趙湍率守陵軍渡河,胡渝、楊祁業所部蔡州兵是留在鞏縣,還是使歸蔡州,還是一起帶入河東,這其間的關系也十分微妙。

“這更需要殿下手書一封,由胡使君定度諸事,”徐懷說道,“胡使君那邊不作聲,我們就‘強迫’胡渝、楊祁業‘迫不得已’的隨我們渡河!”

“也是啊!”景王趙湍哈哈一笑,“尚端,你幫我研墨,我即刻寫信給胡使君。”

……

……

數騎從營中飛快馳出,一路揚鞭南下,馬不停蹄從汝州境內借道趕往蔡州而去。

景王趙湍這才將張辛、鄧珪、淩堅、韓文德、劉師望、余珙、余整等麾下諸將以及名義上的守陵使喬繼恩、守陵軍都指揮使陳由貴及守陵軍諸指揮顧大均等人召入大帳,商議渡河的具體部署。

“渡河追擊虜兵?”守陵使喬繼恩聽聞景王趙湍此議,震駭得神魂驚散,也顧不上失禮,難以置信的盯住景王趙湍,聲音都有些發顫的問道,“虜兵兇頑,我等倚仗西軍之側,又據地形之勝,襲擾其側,三五日或能收割三五十數顆不等的頭顱,但獨師渡河北進,沒有西軍可為依托,憑什麽去獨面兇頑之敵?”

苗彥雄、鄭懷忠等將帥在周鶴的節制下,再消極應戰,但十數萬西軍健銳填於孟津、偃師、鞏縣,營壘相接十數裏,牢牢吸引住西線虜兵主力,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要不是如此,三千多守陵軍憑什麽從側翼去襲擾近二十倍於己的虜兵?

並沒有接到朝廷令旨,景王趙湍說虜兵將撤,他要率部渡河銜尾追擊虜兵,這顯然是擅自作為,周鶴、苗彥雄、鄭懷忠等人絕不會附從。

景王趙湍自抵鞏縣始,擅自作為的事多了。

此值社稷存亡之際,喬繼恩他也不覺得要墨守陳規,但問題是西軍主力在黃河南岸巋然不動,僅三千守陵軍將卒渡河銜尾追擊北撤虜兵,跟找死有什麽區別?

張辛追隨景王趙湍多年,比錢尚端更得信任;而淩堅、韓文德、劉師望、余珙、余整也自視得景王趙湍拔擢行伍之間,心懷士為知己者死之志。

他們雖然震驚於景王趙湍的決定,卻都安坐如素。

而張辛與淩堅、韓文德、劉師望、余珙、余整等將,乃是景王掌握守陵軍的根基,他們坐在一旁沒有表示什麽異議,陳由貴、顧大鈞等守陵軍名義上的都指揮使、指揮使臉色很差,卻是知道他們說出反對的話,在景王趙湍面前沒有什麽分量。

鄧珪瞥了徐懷、徐武磧等人一眼。

在徐懷、徐武磧馳入大營一個時辰之後,景王趙湍便做出渡河的決定,很顯然這一切都是來自於徐懷的建議。

鄧珪這會兒還沒有時間跟徐懷單獨說上話,但他很清楚徐懷崛起於楚山,很多時候看似行險,如履薄冰,卻無不是精微算計。

他此時更多思考的,是徐懷建議景王趙湍親率守陵軍渡河的用意。

當然了,這點並不難揣測:徐懷當初建議鄧珪留在景王趙湍身邊,協助張辛整訓守陵軍,用意就是助景王趙湍爭嫡。

現在赤扈人即將渡河北撤,景王趙湍率軍渡河銜尾追擊,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留在外面,不回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