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新界火藥桶

這段時間“華人置地”,“興城置地”等多間地產公司,有樣學樣,前來找東方銀行擔保,希望能夠加入“樓花”大軍。何定賢出於金融風險的考慮,不敢給太多地產公司作擔保,一律拒絕,“華人置地”,“興城置地”也轉投恒生、東亞的懷抱,鄭裕同名下的新世界置業也成為恒生的重要客戶。

怡和置地、太古置地、會德豐置地也紛紛擁抱洋行。

兩三年內,樓花必會開滿香江。

一個回款快,高周轉,捧高樓市的金融方案可不好找,樓花的成功完全可以預見。

半年後。

一則新聞引起華人社會巨大震動,港府宣布正式開發新界,推出《新界發展方案》,擬在新界藍田、屯門、荃灣征用多個地塊,修建徒置大廈用來安置鄉民。

地塊拍賣以後,將來用來修建港口,設置倉庫,興建工廠。

自港府拿到《展拓港島界址專條》,擁有對新界的管轄權後,一直都對新界的開發慎之又慎。因為,新界距離寶安實在太近,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投入新界的資金都將打水漂。

而且,大英自恃擁有港島及九龍半島的合法管治權,敢於對港島及九龍半島開發,卻害怕內地不承認《展拓港島界址專條》。

前二十年還好說,無論是安置移民,還是木材、鐵礦、石材。

新界都對港島發展提供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要知道,在城市建設初期,港島開埠時,別說高樓大廈,磚房石屋都少見,最需要的東西不是石油、電力、自來水等……是需要木材、鐵礦、大理石、粘土。

這些資源在海島與半島上極度匱乏,必須到新界開采,至於從東南亞等人運來,費用極不劃算。

鬼佬從一開始搶奪新界,便是為了補足港口城市的缺點,加快港島經濟開發。事實上,鬼佬是十分有遠見的,擁有新界的港島,和沒有新界的港島絕對是兩個樣子。

可現在港島在采用完新界的資源後,並沒有給新界帶來什麽建設。

目前,新界連一條連通的主幹道都沒有,大多是通泥土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屋村,沒有通水、通電、還是使用水井、煤燈、砍柴燒火。一度將大帽山、蓮花山砍的七零八落,遠看就是光禿禿的石頭山。

新界鄉民在與鬼佬的抗爭中,每一代都要付諸鮮血。

鬼佬正式宣布開發新界,無疑是在觸碰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經。

“阿更,新界發展方案看完沒有?你覺得鬼佬是想在新界幹什麽。”何定賢在東方銀行內將一份方案丟在桌面,雙手搭在沙發扶手上,依著椅背,翹起二郎腿。

邱德更穿著灰色西裝在辦公桌後站起身,笑著來到飲水機旁,打開茶葉罐抖了抖,出聲道:“佰立基是看中維多利亞港賺錢,想下手在新界再修一個大型港口。”

“荃灣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荃灣有一大條海岸線。

不僅可以建造大型貨運碼頭,還方便擴建,是非常適宜的一個地段。

歷史上,港府在六十年代末就發布報告,要建造一個新型貨櫃碼頭,70年選定荃灣葵湧區開始興建,一路從一號碼頭修到九號碼頭,從葵湧延伸至青衣山。

這就是後來的葵青貨櫃碼頭。

“是啦。”

“鬼佬眼裏只有錢,哪裏會想到什麽發展新界。”

但凡新界能做到主要市鎮通水通電,達到九龍半島十分之一的水平,他心裏都會想想,是不是鬼佬打算幹點惠民的實事,拉攏拉攏人心。

就算是裝好人嘛……

也TM比一副白嫖的嘴臉好啊。

偏偏沒想到整個新界發展方案看下來,所有搬遷,征地都在為將來修建碼頭做準備,說來說去還是為了賺錢,等到地征完,碼頭修完,新界市民毛都沒一根。

關稅會分給你啊?

頂多修幾條每天大貨車來來往往,轟鳴不休的公路擺在你家門口,看看你爽不爽。

當然,鬼佬沒有把修建碼頭的目的寫明,但只要用點腦袋,商界的人都能猜到下一步棋落在哪裏。畢竟,維港確實已經不夠貿易量使用,未來隨著內地開放,更不夠用!

而且自老美在1950年發展出貨櫃碼頭的模式之後,維港碼頭倉庫分離的模式已經落伍。

因為,貨櫃碼頭采用統一的集裝箱,既可以卸貨,又可以存放。

集裝箱制度不僅可以節省郵輪空間,還可以節省碼頭倉儲空間。

老美在標準化上做的確實不錯。

未來,新型的葵青碼頭可一度是全球最繁忙的碼頭。

何定賢當然知道葵青碼頭的成功,直到03年才被上滬碼頭超越,可見佰立基發展經濟的眼光著實厲害,一下就能抓中城市痛點,但TM怎麽這麽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