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英/華金融戰

雷恩走入包廂內,接過祁耀霖遞來的一杯紅酒,並沒有坐下,而是與馬登、沙宣、查理德站在一起。

其中匯豐、渣打、太古、會德豐便是七十年代前的四大英資洋行。

不僅在港島根深蒂固,呼風喚雨,一樣影響著大英聯邦的殖民經濟,當中又以匯豐、渣打實力最盛、資歷最老、太古次之,會德豐更次一層。因為,會德豐沒有大英國資背景,是一間由英籍猶太人創辦的獨資企業。

早年在上滬做航運及倉儲行業,借著清末殖民潮與北洋時期發展壯大,也是一間吸著華人鮮血起家的企業。後來,收購了加拿大人在上滬創立的拖駁船公司。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會德豐放棄上滬的拖駁船公司以及地產,轉而大力發展海運油輪行業。因為,此時會德豐在國內已無政治靠山,只得力求在發生巨變可以抱頭鼠躥,盡快撤走。

而後,會德豐來到港島發展兼並了同為猶太人創建的“九龍倉集團”,以海運油輪業為支點,重新發展起碼頭倉儲等業務。

這套商業策略算是眼光俱佳,踩中時代節點,伴隨著全球戰後重建,貿易復蘇,會德豐賺的缽滿盆滿,已經開始進軍地產、零售等行業。

當然,會德豐在兼並擴張的途中也引入不少股東,但創辦人“佐治·馬登”依舊是最大股東。會德豐本質上還是一個家族企業,現在的主席“約翰·馬登”便是其子。

“約翰·馬登”曾在二戰時為英聯邦海軍服役,在政界、軍界倒累積有一些人脈,打理起行業順風順水,沿用著父親的經營策略,繼續大力發展航運業。

1956年,埃以戰爭爆發,封鎖蘇伊士運河,世界航運業一片火熱。

會德豐躋身於四大英資洋行。

再過幾年“中東戰爭”又將爆發,埃及再次宣布封鎖蘇伊士運河,導致海運航線變長,油輪需求量再度大增,運費飆漲!

會德豐將迎來歷史上最輝煌的幾年。

為此,“約翰·馬登”做出一生中最錯誤的決定,出售旗下的上市鋼業公司,花錢購買更多的油輪,豪賭“中東戰爭”持續發酵,未想到,區區兩年時間,石油危機,蘇伊士運河重開接踵而至,會德豐海運業務量一落千丈。

最後“九龍倉集團”落入華人船王包鈺剛手中,會德豐也開始掛牌求售,英資與華資為了拿下會德豐,互拼十年。80年代,會德豐還是落入船王包鈺剛手中,成為第二家被華人拿下的四大洋行。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聽過匯豐、渣打、沒有聽過會德豐的原因……不過現在會德豐的馬登先生可是風頭正盛,除了在銀行業內缺少基礎外,在其它行業的發展勢頭直追太古洋行。

太古、匯豐、渣打的人也對會德豐恭恭敬敬。

祁耀霖敬了雷恩一杯酒,沉穩的出聲道:“華資銀行近幾年勢頭很猛,東方銀行向亞洲布局擴張,恒生銀行編制的恒生指數,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證劵公司采用。”

“另外,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借助地產行業的東風,儲蓄資金都已經超過一億港幣。”

“目前,全港超過一億港幣儲蓄金的華資銀行已經超過八間,大大擠占了英資銀行的生存空間。”

馬登點頭:“會德豐去年成立了德豐銀行,注冊資金達一千萬港幣,可面向市場業務開展的並不順利。”

“市民們已經不再接受新的英資銀行,轉而對華資銀行接受度很高。”

渣打大班查理德表示認可:“華資銀行普遍效仿東方銀行,采取免費開戶的策略,不收取個人用戶服務費,自然會贏得市民追捧,況且他們的儲蓄利率更高。”

收取個人開戶服務費是洋行的慣例,全世界範圍內都實施,不可能因為港島一個市場就改變策略。國外的用戶要是知道,豈不是會取錢跑路?何況,這對於洋行是一筆豐厚的利潤,每年都能收取上千萬的服務費。

幾位大班根本不敢在這方面動心思。

至於恒生銀行編制的恒生指數則是以33家各行業,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為藍本,通過數據測算出的一個參考指數。證劵公司采用恒生指數參考。需要繳納一定服務費,但指數服務費是小錢。

恒生指數給恒生銀行帶來的證劵客戶,引來的證劵資金才是大頭。

這個指數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快要成為港股的代表指數,十年,二十年,不斷發酵下去,會給恒生銀行帶來多少客戶?只能說,何善衡光憑這一手就徹底將恒生帶上一線銀行的位置。

四大洋行坐不住了。

銀行業可是一個城市、國家的經濟命脈,誰掌握銀行業,誰就掌握城市的商業!

匯豐、渣打、太古、乃至美資的花旗都憑借銀行金融,不斷滲透到各個行業,控股各種公司,成為經濟背後的食利者。這也是為什麽金融業薪水高、油水厚的原因,因為,一夜暴富太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