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你什麽身份?

“說的有道理。”何定賢笑道:“以台博今天摔破碗,明天泡壞畫,後天燒壞書的作風。”

“什麽都可能是假的。”

邱德更道:“別人會清帳的。”

何定賢冷笑:“隔幾天被盜一次,修改庫存目錄嗎?”

邱德更搖搖頭:“唉,台博底子再厚,由他們這樣玩,過幾十年也是徒有虛名了。”

台博丟失文物,弄壞文物不是一次兩次了。

當年用火車一車車從南京運到廈門碼頭的國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傳世菁華。悄無聲息間便流落海外,失去蹤跡,究竟是誰的損失?

不是一家一姓的損失,是國家民族的損失!

“二戰時期,北平告急,文物擇優清點,運往陪都山城,而後又運轉南京,最後到台島。”何定賢回憶歷史:“據說台島有一百萬件以上的珍貴文物,其中包括完整的《四庫全書》,以及前清大量的政務文件,名人書信,還有兩萬多片甲骨文,西周至宋朝的銘文鼎器,各類皇室珍寶。”

“但在年初台博完成藏品清點的時候,卻只統計出六十九萬八千件文物,大量文物在戰爭中遺失。”

邱德更點點頭:“由於文物太多,南遷之後台方即成立台博辦事院,把藏品放在北勾庫房進行清點,當時光是搬下船的文物就有四千多箱。”

“花了六年時間才清點幹凈,至於到底是一百萬還是六十九萬,我們說的不算,他們說的才算!”

何定賢發笑:“照他們的作風,今年清點完文物就不好下手了,難怪,要著急忙慌的出貨,看來不僅是涉及到保密局權力鬥爭那麽簡單,是搶著多幹幾票啊。”

“這些送出來的文物,肯定不會出現在台博的文物清單上了,將來搞捐贈和拍賣,倒是可以幹幹凈凈,直接號稱是戰爭時期流落海外,天價拍賣回來的。”

邱德更笑道:“他們擦屁股,我們賺便宜,大老板,好像也挺不錯的。”

“這份《快雪時晴帖》放下來吧。”

何定賢指了下桌面:“過兩天請個大師來把帖子裱起來,當個藝術品掛在墻上,將來阿華學國文的時候,也可以照帖子來練練筆。”

《快雪時晴帖》原件僅長23厘米,寬18.4厘米,但歷代文人墨客,皇帝大臣在背後印跋,導致背後被貼了許多墨紙,其中還有一幅清代畫家董邦達照信中言辭,書法姿態所畫的《快雪時晴圖》貼在背後。

整卷打開其實是書畫一體,印章滿滿,提跋眾多。

光是乾隆提的就有“神乎其技”、“龍跳天門,虎躍鳳閣”、“天下無雙,古今鮮對”等。據史料記載,這是乾隆最喜歡的一幅書法字畫,一生共提跋七十一次。

所謂提跋其實就是古人在書法、畫作後寫“評論”,以原作為一個平台載體,把自己的評論留給後世人見。順便也可展示一下自身的書法水平,藝術水平……

以書聖真跡的名頭,但凡能在上面留下提跋,皆是某代赫赫有名的人物。

董邦達的畫也是受乾隆召見,專程在皇宮為書貼畫的。

“乾隆這老骨頭,水平沒多少,仗著身份在各類墨寶、真跡上硬水。”何定賢在畫作掃了兩眼,對沒有藝術審美的人而言,真跡都沒有那些提跋矚目,甚至已經被畫作蓋過風頭。

角落裏一堆印章,尤以三希堂的最像狗皮膏藥。

“三希堂”乾隆老骨頭的禦書房,取自北宋周敦頤著《通書·志學》,“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一語。

凡是收藏書畫作皆會蓋上膏藥,上印“三希堂”三字。其中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最受乾隆喜愛,三帖又被稱之為“三希”。

邱德更道:“好的,大老板。”

“我明天即去請師傅幫忙裝裱。”

他把名貼帶來大老板家,本來就是想把真品交到大老板手上。畢竟《快雪時晴帖》價值非比尋常,一帖頂萬帖,由大老板親手掌管是最好的辦法。

至於是大老板是要掛著,還是要收著,藏著。

無所謂。

大老板總不會學乾隆在上面瘋狂題跋吧?

“賢哥。”

“有保密局的人來訪。”這時豬油仔站在公寓門口,輕聲叫道。何定賢向門口招了招手,出聲道:“進來!”

“是。”

“大老板。”豬油仔穿著襯衫,鞠躬進門,見到邱德更在也向他輕輕點頭,隨後道:“保密局的人找到東方集團,遞上了證件交代了一句話就走了。”

“什麽話?”

何定賢問道。

邱德更起身告辭,退出房間。

豬油仔在門關上後,答道:“他說晚上台島的人會給你打電話,希望你能給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