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2/3頁)

而星光也在注視著他,就像一只只眼睛,在黑暗的深空與深空的黑暗裏看見了他。

會有人透過光的傳遞注視他嗎?歲月另一端的人們,會怎樣看待他?

前所未有的,雷廷注視星空,卻感覺像是隔著萬千年與老友相見,與群星相見。

這樣的感覺不該被忽視,但他沒多少時間去思考這些有的沒的。

今天的工作還很多。

——他離開了自己的無人艦隊,縱身飛向遠方的目標。

………………

……

銀河中,紅矮星是主流恒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黃太陽的照耀,相比之下,紅太陽在銀河各族文化中的存在感其實要更大一些。

但紅矮星的行星作為文明母星的話,也有它的問題存在:強大的太陽活動對生命的威脅,可怕的感應電流對科技的限制,公轉周期也過短,季節變換十分短促,整體很難發展出什麽有前途的文明。

而且,這種星球幾乎都被自己的母恒星潮汐鎖定了,整顆星球上只有一片紫外線程度適中的晨昏線宜居帶,往裏是長晝區,不適合人去,往外是長夜區,去那兒也多少有點不要命……

但誰也不知道,在茫茫星空中,有這樣一顆星球的晨昏線上,生活著一群身高約有四五米的‘人’。

他們擁有一座功能完整的機械城市,它對常見早期文明的土著集群而言不小,但對他們曾經的輝煌故鄉而言,卻渺小到連九牛一毛、滄海一粟都不算。

城市裏約有十幾萬人,這就是他們整個種族最後的生力,而城中長期維持著足以供給這種高大體型生命的高氧環境,這在他們剛剛到達此地的數百年前不算什麽負擔……

但數百年間,此處資源越發匱乏,前些年好不容易發射出去一艘探索飛船,結果那飛船上的人手剛降落到附近行星就很不巧的碰上了那裏的冰河周期,現在飛船依然在繞星軌公轉,人卻不知道在哪兒做冰雕。

因此,這十幾萬人中的大多數,都要戰鬥。

或開始,或繼續……他們不得不穿著防護服戴著氧氣面罩離開了城市。

往前走是可怕的極晝,往後轉是恐怖的極夜,上一次掃描全球還是在人們降落之前,現在幾百年過去了,雖然技術沒有因資源的匱乏而過多退步,但他們卻沒有足夠的能源維持掃描系統,只能被迫走入未知之中。

直到一支探索隊,從極晝的焦土之上,帶回了一份燃燒的紅色半固體物質。

經過測試,這種恒久燃燒的物質符合非牛頓流體的定義,甚至具有奇特的生物質特性。

它就像一團燃燒的活血液,卻不知這血來自誰身上。

但可以肯定,它能為這座城市,提供大量能源。

那是人們的生存與生活,必須的東西。

於是,一場跨越百年的資源采集行動開始,並延續至今。

在這段歲月中,城市裏從十幾萬人變成了將近十萬人——個體的強大讓這群人的生育率與生育欲望實在太低,但外界的威脅又讓他們戰鬥減員的頻率並不算低……

不過還好,與星網徹底斷聯的他們娛樂項目很少,有時候也確實只能實踐人工造孩子。

而在每個人定的晝夜裏,那種被命名為‘火酒’的物質,它總是忠誠的燃燒著,為文明與生命提供新的熱量,延續新的生機。

直至前些日子,這座城市的防禦系統近太空中掃描到了一支不大的黑色艦隊。

當時他們其實不覺得那是什麽問題,那支艦隊顯然只是路過,在城市自帶的偽裝功能之前,它不可能在那麽短的時間裏就發現星表有一座龐大到可以居住數千萬人的機械城市。

人們依然相信,他們可以做完最後的準備工作,重回天空與故鄉群星……

……但今日,停用了大部分區域的城市裏,忽然爆發出尖銳的警報聲。

與此同時,一道金色光輝從星空中降落,直指城市中央。

墜落物攔截系統不知為何全數失靈,近防系統自動啟動後也突然關機沒了動靜,城市中的最高指揮官一聲令下,僅剩的數萬人訓練有素的開始手動操作,卻震驚的發現失靈的並非自動控制台,而是整個防禦體系。

這證明敵人讓這一切失靈的方式並非網絡技術,而是其它什麽東西。

那麽,既然防禦系統可以被癱瘓,這座城市就也可以被癱瘓。

指揮官放下了原本預備指示開火的手——反正再指示也沒用——看向那帶著烈烈光輝直墜下來的目標。

他看到那道光在離地上千米的位置猛地一個轉向,向他的方向飛來。

僅只是片刻之後,一位身形只有兩米多高的黑甲戰士猛地懸停在他身前不遠處。

黑色長發飄揚,漆黑披風飛滾,慣性讓它們向前飛舞,而沖擊的波痕掠過不算空曠的指揮室,卻並未撼動其中那群高達三四米的人形碳基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