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七十年代牧羊犬

山裏的狼多起來

*

石泉縣的冬天特別的冷,雪深到膝蓋,土胚房上的屋頂積壓了厚厚一層雪,每天早上都要及時清理,否則很容易壓塌屋頂。

駱蕓叼著搓雪板跳上屋頂,人字形的屋頂十分難行走,踩進雪裏的爪子緊緊扣住瓦片的縫隙,以防自己掉下去,走了一小段路,她感覺自己跟耍雜技似的。

搓雪板搓進雪裏,往下一推,大片的雪嘩啦啦掉下去,發出一聲悶響。

老村長的小孫女咯咯咯笑起來,一猛子紮進雪堆裏,一頓撲騰,瞬間將自己雪埋,等老村長的罵聲傳來時,再鉆出一顆小腦袋咯咯笑個不停。

駱蕓看了一眼小姑娘的位置,叼著搓雪板跑到另一邊掃雪。

吳二丫將小姑娘拽出來,照著屁股虛打了倆巴掌:“大冬天往雪堆裏鉆,棉襖打透了凍感冒,看你難不難受。”

小姑娘咯咯樂:“不難受,奶奶,可好玩了。”

吳二丫拍掉小姑娘頭上的雪,笑著說:“鍋裏煮了雞蛋,你跟妞妞一人一個,快去。”

小姑娘歡呼著往屋裏跑去。

吳二丫擡頭看著在屋頂上搓雪的牧羊犬:“妞妞,快下來吃雞蛋。”

駱蕓晃了晃尾巴,將向陽這邊的積雪搓幹凈,才踩著隔壁的墻頭下了房頂。

冬日的陽光也是很溫暖的,向陽這邊的積雪化開很容易滑落,很容易砸到人,家裏還有個小孩子,要格外注意這些安全隱患。

小姑娘叫陶妮,今年十歲,正在上小學,距離寶山村一裏路有一所小學,接收周圍幾個村子的孩子,從小一到初二,都是一個學校。

陶妮正在上三年級,語文和算術兩節課,學習成績不錯。

馬上到春節了,學校放寒假,村子裏到處都是小孩瘋跑,是以往白天難得的場景,小陶妮不願出去跟著瘋玩,她說有那時間,還不如在家裏背書。

每當這時,老村長都誇孫女有出息,算算時間,距離恢復高考還有四年,小姑娘努努力,也許很有希望,只是這科目太少,沒有政治數理化。

陶妮和駱蕓坐在門檻上,她把兩個用冰水泡過的雞蛋脫皮,掰開一半遞到牧羊犬嘴邊,駱蕓張嘴小心翼翼從小姑娘手指間叼過來,兩口就咽肚子裏去了。

陶妮拍了駱蕓的長嘴巴:“你慢點吃,都沒嘗到味兒。”

她將另一半塞過來:“慢點吃哦,好好嘗嘗味道。”

駱蕓:“……”

她含著半顆雞蛋,比平時多嚼了三下。

吃完雞蛋,小姑娘抱著語文書坐在陽光下開始復習,駱蕓吃飽喝足後也要去牧羊了。

她走出大門口,虎子已經在外面等著,站姿挺拔,尾立如刀,渾身透著嚴格的紀律打磨出來的痕跡。駱蕓很奇怪,劉老漢看起來不像是那麽嚴格會訓狗的人,難道是受一半狼血的影響?

聽說狼群的紀律十分嚴格。

現在虎子已經能獨當一面,駱蕓經常讓它自己趕著羊群到處跑。

劉老漢揣著一壺濁酒,一小袋花生米,還有三張餅子,這是他和兩條狗中午的幹糧。

冬天裏放牧要比夏天輕松一些,百裏之內白雪皚皚,連鳥叫聲都沒有,安靜的環境讓羊群的情緒十分穩定,由於山巒草場被白雪覆蓋,駱蕓直接將羊群趕到莊稼地裏,這裏的野草和枯黃的莊稼梗殘留了一些,正好成為羊群的草料。

劉老漢找了個被風的地方,升起一個火堆取暖,把小酒花生米往旁邊一方,邊吃邊看羊,救能暖身,在這樣的寒冬裏最適合小嘬。

中午的時候,駱蕓和虎子跑過來烤火啃大餅,劉老漢一狗喂了幾粒花生米,花生米被火微微烤過,嚼起來特別香,駱蕓就著這個香味兒啃完了一張餅,她趴在火堆旁邊看著附近吃草的羊群。

綿羊的毛已經長出來不少,又變成一大團長著四條腿的移動棉花,每只綿羊的尾巴下邊還綁著一個各種顏色的布袋子,牢牢兜住菊花。

怕綿羊再汙染屁股周圍的羊毛,老村長想剪掉羊尾巴,為了保險,就跑去咨詢婁思國,婁醫生說,現在綿羊都已經一歲多,又馬上要進入繁殖期,剪尾很不安全,綿羊斷尾最佳在出生後5~14日,斷尾後,還有助於配種成功率,婁思國趁機向老村長科普綿羊配種的注意事項,寶山村的羊即將進入配種期,為了提高配種成功率,適當的人為幹預很有必要。

不能剪尾,又要保護屁股上的羊毛,大家夥聚在一起想辦法,最後大家討論出做一個羊屎兜,把羊屁股兜住,羊糞直接掉到布兜裏,羊尾巴再能甩,也甩不出屎花汙染屁股毛了。

馮大姐帶著村子裏的女人們連夜做出來五百零八個羊屎兜給綿羊們帶上,這時候的布料以灰、白、藍、黑為主,打眼看去還挺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