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康熙剛下旨, 便接到了青藏那邊發生動亂的急報。

十四阿哥按照八阿哥的提議,欲率青海那邊的幾十萬大軍回京。

但胤禛有先見之明,早在幾年前便部署年羹堯青海中掣肘十四阿哥。

而這次動亂, 便是十四阿哥與年羹堯對峙引起的。

這場戰役已持續幾年, 可眼見青藏那邊的戰事即將告捷,卻是出現了這樣岔子, 得知消息的康熙, 直接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康熙再次病倒, 胤禛火速地進宮侍疾在側, 康熙這次昏迷了整整兩天這才悠悠轉醒。

一直守著的胤禛,看到床上的康熙睜開了渾濁的雙眼,欣喜若狂地圍了上去。

“皇阿瑪, 您醒了?”胤禛聲音哽咽道。

康熙的身子原本便抱恙,經十四阿哥這麽一刺激,已是油盡燈枯, 看著眼前滿臉擔憂的胤禛,欣慰地點了點頭。

果然他選的孩子, 沒讓他失望, 是個孝順的。

旋即,又想到遠在邊疆的十四阿哥, 他無聲地嘆了一口氣。

原本他以為,將兵權交給與老四一母同胞出來的十四, 能盡力地減少內亂, 可還是架不住老八的挑唆, 和十四對這個位置的野心。

這場戰役已經打了幾年了, 他不能讓這幾年的努力, 都前功盡棄,否則他便對不住大清,對不住那些戰死沙場的八旗子弟們。

康熙讓胤禛將自己的重臣都喊了盡快,隨後讓他們擬了一道急詔,命十四阿哥將手頭的大半兵權轉交與年羹堯,並且命他立即回京。

明白康熙用意的胤禛感慨萬端,此時此刻,他是真心康熙能活得長一些,能陪伴他多些日子,他不想失去如此疼愛自己父親。

等重臣都退下後,康熙又對為他掖被子的胤禛,鄭重道:“老四,今後大清便交到你的手上了。”

胤禛泛著淚花搖頭:“皇阿瑪,兒子經驗尚淺,日後還得由您來替兒子把關。”

康熙慘然一笑:“皇阿瑪不行了,今後大清只能由你一個人抗住了,你一定要替皇阿瑪守住大清的未來,否則朕便是大清最大的罪人。”

胤禛哽咽道:“皇阿瑪您別那麽說,您少年生擒鰲拜,當政後又削藩,□□,要不是您,大清何來如此廣闊的疆土?”

隨著胤禛講述,康熙這一生的經歷都浮現在他眼前,這一瞬,他似乎又變回了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帝皇。

“當年少年不知事,這些全靠一個勇氣。”康熙悵然道,倘若換成現在瞻前顧後的他,肯定不敢如此大膽做出這些決定。

“當初撤三藩時,你才剛出生,皇阿瑪與你太皇瑪嬤都已經做好了失敗了,便撤回了關外的準備。”

胤禛的話勾起了康熙不少往事的回憶,他一直對胤禛絮絮叨叨說著,直到他緩緩地閉上了雙眼。

不過也還好,人只是說話說乏了,又睡了過去而已。

原本康熙與胤禛的禪位大典是打算在半個月後舉行的,但康熙的身子已經是不行了,於是他決定在他醒來後的第三天,提前舉行禪位大典。

其實以康熙現在這個身子,他禪不禪位,對胤禛與當前的局勢也已經不重要了。

可康熙就是要做大清第一個禪位的皇帝,他要給世人塑造一個他康熙不戀權的形象。

早年他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威,不惜挑起廢太子與大阿哥一黨的黨爭,才導致了他們兄弟骨肉相殘。

可他越是年老,他越想要名聲,他不能將造成這場殘酷的奪嫡之爭的罪名,都歸結到他身上來。

所以這個禪位的儀式,他是非做不可。

還好胤禛皇帝的朝服早便已經做好了,也不算得上是倉促,最多是有些旗主與皇子沒能及時趕回來。

於是康熙在眾人的攙扶下,將皇帝專屬的玉璽交到了胤禛手上。

接下來便是胤禛的登基大典。

而胤禛的登基大典,亦嫣和四福晉這些女人卻是不能參加的,她們安靜地呆在雍親王府,等待禮成後,胤禛將她們接近宮裏去。

對此,亦嫣深感遺憾不能觀看胤禛的高光時刻,只能通過弘曜和弘歷的轉述,才能了解一二胤禛登基時的盛況。

不過亦嫣又在思考一個問題,等她再見胤禛時,他便是皇帝了。

到時她又該以什麽樣的姿態面對胤禛?

只是亦嫣還沒等到胤禛接她們進宮,宮裏便傳出了康熙駕崩的消息。

聽到這則消息,亦嫣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胤禛的心情,康熙逝世胤禛肯定會難過的。

不過眼下她還是先擔心弘曜的心情。

康熙晚年很喜歡弘曜這個孫子,要不然也不會將他時常招進宮裏陪伴在側。

弘曜甚至還偷偷向他透露,康熙有時還會手把手教導弘曜處理政務,因此康熙可以也算得上是弘曜的良師。

而另一頭的四福晉,通知府上眾人準備一下,全部人都要進宮給先帝扶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