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如今事情“真相大白”還了胤禛一個清白以後, 戶部似乎又歸於平靜了,但那也是表面而已。

因為這黨爭永遠不會結束。

如今八阿哥和十阿哥一同進入了戶部,但戶部還是交由胤禛一人主管。

之前戶部裏隱隱約約站八阿哥的官員, 一開始還畏懼於胤禛昔日的威懾,在康熙有意重用, 將戶部小半的差事交由八阿哥的情況下, 他們便開始光明正大為八阿哥效力。

但這情況, 胤禛也早有預料, 皇帝都未必能保證滿堂的官員對自己的忠心耿耿,更別提他這個隨時可能被調離的皇子。

只是讓他生氣的事,八阿哥審批事項實在是太過草率, 聽底下的人大致交代清楚這筆賬的用處,也不管超出多少預備金額, 他就給人撥了款。

戶部裏頭的官員也不是傻的, 漸漸他們也覺得八阿哥做派不妥。

雖說吧,他們一開始還高興來了那麽一位性子隨和的主子來做自己的上司, 可戶部一旦出了什麽事,首當其沖的就是他們這些戶部當差的官員,到時朝堂要用錢,發現國庫出現了那麽大一個虧空, 勢必會問責下來。

那四阿哥和八阿哥兩人是皇子還有退路,他們這些官員就只能拿人頭去頂罪了。

八阿哥如此大行方便行事, 對於那些整日要用錢的工部和兵部的官員,自然是一位好上峰,可對於他們這些戶部的官員帶來的卻是後患無窮。

從前他們怨恨四阿哥做事不懂變通, 對待他們這些官員不留情面, 所有需要撥款的事項, 都需要他們去仔細盤查清楚,等確定沒問題,才肯審批。

這簡直就把他們這些戶部的官員,當吏部那幫子家夥用了,也因為旁人找他們辦事難了,所以他們的人緣也就漸漸變差了。

從前戶部裏頭的官員,那都是各部官員巴結的對象,現在呢,不相看兩厭那都算是好的。

因此之前戶部大部分的官員對坐鎮戶部的胤禛是又懼又厭。

可沒有對比,就顯不出人好來,四阿哥雖然對他們嚴苛了些,那為人也是求真務實,自上次繳收回部分贓款充盈國庫,又在四阿哥的帶領下,國庫日益豐盈起來,這國庫有錢了,他們這些戶部的,也不必時不時被皇上拉出來在文武百官面前挨罵了。

可自八阿哥進戶部以後,那戶部辦事的效率,是高了,在官員的口碑也好了,而每個找八阿哥批準的官員,無一不說他通情達理的,但這些東西換來的卻是國庫的每況愈下。

他們看哪兒,這分明就是八阿哥拿國庫裏銀子為自己來做人情,如今他們也算是明白八爺之前的好名聲是如何來的,那都是慷他人之慨得來的。

現在他們憂心的是,再這麽下去,相信很快就會重蹈覆轍,再次回到國庫年年虧空的狀況,到時候皇上問責起來,他們又該如何交代?皇子們不好問責,就是找他們這些官員背鍋了,到時恐怕他們這一頂烏紗帽也要不保了。

在這種擔憂的趨勢下,許多官員就對胤禛產生了投靠之心,等表明忠心後,紛紛問胤禛怎麽辦

底下的人問胤禛怎麽辦,太子那邊也在問胤禛眼下該如何應對又開始起來的大千歲一黨。

這世間萬般都離不開一個錢字,因為八阿哥大開方便之門,很多人都從公家撈不少油水,所以眼下不少人都將八阿哥看做作財神爺,自然也就甘願為八阿哥效力,那效力於八阿哥也就等同於效力大阿哥。

這讓太子心急如焚,問胤禛,怎麽他也同在戶部當差,為何不能像八阿哥一般,利用手頭的權利為自己鉆營人脈,反而是反其道而行,將朝堂上的官員都得罪個精光。

所以胤禛現在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然而朝堂上風起雲湧,身處後院的亦嫣自然是不知情的,她只知道近日胤禛是越來越忙了,府上也是越來越熱鬧,時常會有官員到訪,然後聚集在胤禛的行雲堂內議事,甚至有時候太子和十三阿哥也會到訪四貝勒府。

亦嫣隱約能感受到這場奪嫡之爭已進入白熱化,也感覺胤禛到身上的重擔是越來越重了。

每次來蒹葭閣看她和孩子,眉宇間都是皺眉不展的。

可她也不能為胤禛做些什麽,所以只能和四福晉一起共同管理好四貝勒府,帶好孩子們,讓胤禛無後顧之憂。

除此以外,她還很自覺,不再隨意往前院找胤禛了,以免會遇到前來議事阿哥們和官員。

這日,太子又來找胤禛,而胤禛將人迎到大堂坐下,然後請道:“二哥喝茶。”

太子揮了揮手:“不喝了,我來你這裏,不差一口茶。”

胤禛收回目光,然後默默地端起手邊的茶喝著。

太子見胤禛打算裝聾作啞,便直接了當道:“老四,你也知道,有些話孤不便在毓慶殿說,今兒我又來找你,是想問你你到底能不能給孤一個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