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蕃兵(第3/3頁)

一次兩次會上當,次數多了,人家就不陪你玩了。

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蕃人的土地始終對中原沒有認同,中原始終對他們沒有法理宣稱,人家自己也不認。

不認,接下來就是對抗,結局就是防線收縮到長城。更極端點,對長城外的部落名稱、實力、遊牧地、首領名字兩眼一抹黑,什麽都不知道。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事真發生過。不信去問問明長城外的各種“兔”,他們弄得清楚草原上是什麽情況嗎?那是真真兩眼一抹黑,離長城三十裏的部落都不清楚具體情況,只能靠滿腹經綸的官員們去北京城外做生意的批發市場找人打聽,然後將道聽途說的消息亂寫一氣,作為能夠影響國策的文件交上去。

離了個大譜!

至於技術擴散什麽,更是無稽之談。人家可以從印度、中亞、波斯、阿拉伯、渤海、朝鮮、日本獲得技術,歷史上吐蕃的鎧甲風格、工藝帶有很明顯的印度、中亞技術痕跡,與唐朝完全是兩個路子,質量也相當不錯——吐蕃人可是三天兩頭就下山去印度劫掠的。

突厥、回鶻的官制、文字更是與中原沒有什麽關聯,與中亞倒是有脫不開的關系。

各個不同區域的文明獨立發展,在古典時代很難拉得開代差。

技術封鎖什麽的,未免太自大了,效果還不如貿易封鎖——渤海國承自高句麗,從龍泉府那壯麗的宮殿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高度文明的國家,女真、契丹諸部完全可以就近獲得技術來源,稍遠一點還可以去朝鮮,壓根不需要從中原獲取。

“讓諸部開始操演。”邵樹德坐了下來,看著列陣的軍士,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