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2/3頁)

“這個……”邵樹德說道:“李卿列個條陳上來,朕督促中書辦理。”

邵樹德還是很愛自己的孩兒們的,涉及到這事,他立刻重視了,一口答應。

隨後,他又問道:“李卿家人在隴右?關西?還是洛陽?”

“陛下,臣家數十口人,皆在捧聖州。”李巨川答道。

“陛下,臣家十余口人,也在縣裏。”沒人問馬景,但他還是湊上來說道。

邵樹德動容,道:“朕過迎聖州、保聖州,很多官員都沒把家搬過來。只在這邊弄了個宅子,請了些仆婢,再納一二胡女聊解苦悶。觀其作為,都沒打算於此久留。李卿、馬卿紮根於此,甚好,甚好。”

為了輔佐自己兒子,舉家搬過來,這份情義相當不錯了。

“捧聖州亦是王土,在哪安家不都一樣麽?”李巨川笑道:“如今很多華夏正州,在古時候多半還是羈縻地,若無先輩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羈縻地永遠成不了正州。臣是捧聖郡王傅,如果臣都不做出榜樣,王府僚屬、軍將們又怎肯在此安家?”

邵樹德聞言連連嘆息。就本心而言,誰不願意住熱鬧繁華的大城市呢?邊塞苦寒之地,安全都是個問題,生活更談不上便利。

生病了,能請到好郎中嗎?

子女教育,有好的老師嗎?

想看些書,到哪裏去買?

出了門,街道可一眼望到頭,入目所及,永遠是那幾家店鋪,貨物都不帶變的,永遠是那些人,一代代子承父業,生活仿佛凝滯了一般。

他知道,很多人其實是把七聖州當做升官的跳板,打算把握住這個缺乏競爭、升官較快的捷徑,先把品級問題解決了,然後再想辦法調回內地。

像李巨川這種人,還是太少了。

當然,他們也得到了收獲。至少邵樹德記住他們了,將來一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好處,這是難以估量的。

另外,李巨川、馬景的家族,定然也會成為捧聖州的土豪,這是必然的。幾代人經營下來,就是一個邊地豪強了。

麟州折氏、楊氏,就是這樣的邊地豪強。楊氏原本還是書香世家,現在允文允武,文武兩方面都有人才,已經是新朝的頂級豪門之一。

有得必有失,說的便是這般事了。

“卿等之心,朕明矣。”邵樹德說道:“若有知交好友,願來捧聖州的,可一並喚來,朕記得你們的付出。”

李巨川、馬景二人拜謝。

沒有什麽不好意思的,聖人說記得你們,將來要給好處,那就大大方方收下。

唐人並不諱言利益,夏人同樣如此。

……

七月初二,禮聖、奉聖、忠聖三州官員、酋豪及永安宮宮監、萬戶、千戶們紛紛抵達。

邵樹德沒有與他們多廢話,直接閱兵、狩獵、飲宴三件套走起。

閱兵是為了宣示軍威,這是草原人最能聽得懂的語言。

從渤海班師,沒有走營州,而是橫穿七聖州,本來就是聽聞當地民心浮動,過來壓陣的。閱兵是最直觀的了,往往能消滅很多不該有的小心思。

狩獵可以考校酋豪們帶來的隨從、子弟的本領。

既然要收其勇士,那麽自然要好好考校了,宮廷衛士、銀鞍直也不是什麽垃圾都收,至少水平要過得去吧。

飲宴則是增進感情的階段。

完成了前面兩部分之後,酋豪們一方面受到震懾,野心收斂了起來,一方面有親族子弟跟著聖人走了,有利益牽絆,最後再直接增進和他們本人的關系,往往能事半功倍。

不要小看個人間的情誼。

在中古時代,首領的個人意志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時候能抵消部分利益沖突。

乾隆征新疆,打緬甸、大小金川,從國家角度而言虧出血,朝野內外反對聲浪幾乎直沖天際。但他就是憑借個人意志強行推動了,和緬甸的仗打得並不好,甚至可以說難看,與戰敗也差不多了,但就是不怕虧損,就以個人意志強行推動,花費九百多萬兩白銀,戰死病死諸多大將高官,最後讓緬甸剛剛吞並的暹羅復國,割讓了西雙版納等地區,強行打斷了這個東南亞小霸苦修無數年等來的上升國運。

邵樹德與蕃人酋豪們的情誼,還是維持得相當不錯的。他在各個部落間,也流傳著各種正面光輝形象,這種形象還能遺澤子孫後代,至少兩代人不成問題。

繼任國君,如果能繼續他的工作並深入下去,大夏北部邊患將小到一個可有可無的程度。甚至可以反過來利用他們的人力物力,在其他方向上開拓進取。

乾隆能調集兩千索倫兵、一千錫伯兵、一千衛拉特蒙古騎兵去打緬甸。

李世民甚至能從印度河流域搖來人,萬裏迢迢去打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