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選擇(第2/2頁)

聽聞馬城的港口偶爾只有漁船下海,看來此言不虛。甚至於,漁船更多地從南邊入海口一帶的樂安鎮下海。

馬城浦大部分業務其實是內河運輸,主要是供給北邊軍需的。

樂安鎮是一個軍鎮,已經廢棄,即後世的樂亭縣,晉代時曾經十分興盛。

鹹康六年,“趙王虎命司、冀、青、徐、幽、並、雍七州之民五丁取三,四丁取二,合鄴城舊兵,滿五十萬,具船萬艘,自河通海,運谷千一百萬斛於樂安城……欲以擊燕。”

石虎遣人運了一千一百萬斛糧至樂安城,打算攻燕。還大肆征兵五十萬,有點喪心病狂了。五丁取三、四丁取二,這種臨時拉來的農夫,不知道有什麽戰鬥力可言。

石虎與慕容氏的戰爭先不談,但在那會,樂安的港口條件確實相當不錯。

前唐建立後,省樂安縣,並入馬城,將一個沿海縣城撤往了內陸,更加注重內河(濡水)運輸。渤海海運,僅限於從滄州出發,浮海北上遼東,給平盧軍提供軍糧。

範河來之前仔細了解過這段歷史,對其知之甚詳。並且他還著重了解了樂安鎮、臨渝關兩個港口——是的,臨渝關從晉代時就有港口。

範河左看右看,又有遣兵大肆征丁,修繕港口的沖動了。只不過平州人口太少了,地方又大,短時間內恐難以抓足。

“軍使,朱將軍特遣人來報,外海出現了自旅順起航的船隊。”突然之間,有親兵匆匆前來稟報。

“哦?趙王來了,他們在何處?”範河心中一喜,問道。

“據聞已在玉田縣南境。”親兵答道:“不過趙王本人正在外海。”

玉田縣?那是薊州屬縣。看樣子他們是直接登陸薊州了。

範河突然感覺有些蛋疼。按照最開始的計劃,從遼東出發的船隊直撲平州、薊州,攻占這兩個地方,而他們則前往幽州登陸,直插敵人的核心。

但一場大風改變了一切,他們被吹散了,其中一部分在平州登陸,另外一部分還沒有消息。如今在這裏碰上了趙王的部隊,實在有些尷尬。

“遣人去迎一下吧。”範河擺了擺手,說道。

……

邵嗣武在樂安鎮附近下了船,身邊簇擁著劉鄩、王郊、高佑卿等將。

曹議金給他牽來了幾匹神駿的戰馬,身後還跟著整整三千武夫,多為從敦煌帶來的猛士,如今已經是邵嗣武的直屬部隊了。

他回頭看了一眼波光粼粼的海面。

大大小小的船只五六十艘,猬集在海面上,下了首尾雙錨,默默等待入港。

一些膽大的船長,竟然試圖操縱船只逆濡水而上,向內陸開進。不過他們很快被勸阻了,就近停泊在河道內,開始往東岸卸貨。

輔兵們開始尋找樹林,伐木造柵。

“唏律律……”馬兒被麻繩編織的網兜小心翼翼地吊下甲板。

戰馬從來都是在陸地上奔馳,這次乘船渡海,早就暈得七葷八素了,這會又體會了一把從空中“飛躍”落地的感覺,驚慌失措,馬蹄甩個不停。

邵嗣武與諸將看得哈哈大笑。

如果是船舷較低的船只,馬兒直接上踏板就走過去。偏偏這艘船的甲板很高,附近又沒有碼頭,只能一匹匹吊下來了。

這就是登陸作戰的難處。亂,亂,亂!

“赤水軍多半要打平州了。”邵嗣武嘆道:“州城空虛,這幾乎是他們白撿的功勞。咱們去臨渝關,拔下此城。”

臨渝關在東面,薊州在西面,這意味著從遼東出發的部隊要被一分兩半了。但臨渝關也確實比較危險,不打不行。

幾千人馬,若給他們反應時間,說不定還會征集土團鄉夫、蕃部丁壯,留這麽一大坨敵人在身後,無疑是個巨大的威脅。

沒辦法,容易吃的肉讓赤水軍拿下了,歸德、龍武二軍只能啃硬骨頭。

“殿下既有此意,咱們便攻上一攻又如何?兒郎們早就等不及了。”曹議金這個“大舔狗”說道。

“攻其不備,還是有可能拿下的。若不成,便退走,誘其來攻。平州失陷,我就不信李存顥不著急。”劉鄩表示了謹慎樂觀。

邵嗣武又看向王郊,問道:“王都將以為如何?”

“劉軍使說得沒錯,若不能猝然拔下,可示之以弱。事實上整個幽州都十分空虛,李存顥比我們急。他若不想被李克用責罰,出兵是必然的。或許,我軍可在半道伏擊,覆其軍,殺其將,然後再從容收取臨渝關,解除這個側背之憂。”王郊說道。

“既然都這麽說,便東進攻臨渝關。”邵嗣武下定了決心,說道。